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別讓社群軟體焦慮你#2 社群軟體綁架了你的「自我認同」

別讓社群軟體焦慮你#2 社群軟體綁架了你的「自我認同」

 

抱抱心身醫學診所 林光駿諮商心理師 

社群媒體的秘密與陷阱

  2019年春天,原本在Facebook公司全心全意工作的Frances Haugen,發現公司在社群媒體的產品設計背後藏著秘密:為了追求營利,使用者的精神健康與社會的公共利益可以變成犧牲品!

Haugen的揭發使得《華爾街日報》展開了全面的調查,調查報告中最驚心動魄的是對於兒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危害。一份針對Instagram使用經驗的報告顯示,13.5%女性青少年有更嚴重的自殺意念,此外有17%的女性青少年顯示社群媒體的使用,讓自己的飲食疾患(厭食、暴食症)惡化。

這一系列的調查結果轟動了整個美國與全世界,讓我們不得不正視社群媒體對人們的身心健康帶來的影響,是否能夠更即時地避免傷害繼續發生在我們的生活之中,還是遺留給下一代造成不可挽回的危險。

 

因為大家都渴望被認同

  從歐美社會首先發起的這場反省和革新,使我們也重新檢視使用社群媒體的方式是否有問題。若我們能夠清楚知道社群媒體設計,究竟是如何抓住我們精神世界的「痛點」,那麼我們就可以不必陷入商業的陷阱,重新獲得自主和自由的心智。

  社群媒體運作的關鍵掌握了人們精神世界中「尋求認可」(seeking permission)的基本需求。當一個人被認可,那麼他能夠因為確信自己在人群中的價值而過得正向、積極和快樂;反過來,當一個人感覺到自己被否定、被忽略,那麼他就更容易陷入退縮、挫折和低落。

  然而,讓這個「痛點」可以在社群媒體順利運作的核心機制,其實就是讓人們在的資訊互動中進行無數次的「比較」來達成認可需求的強烈刺激。心理學家發現,每一個人都具有衡量自己的能力與存在價值的動機,而當人們缺乏適當的客觀標準來衡量自己的時候,「與他人比較」就成為了重要的方式,這樣的機制被稱為「社會比較」(Social Comparrision)。這種與他人的比較方式有個特色,就是和相較於和自己背景差異不同的人進行比較,人們會傾向和那些與自己背景、條件類似、生活圈靠近的人們進行更激烈的比較。

 

社群軟體加劇了「透過比較獲得自我認同」的行為現象

  當臉書、Instagram、Threads等社群媒體成為現代人們生活無法分割的一部分之後,生活圈的界線被打破了,原本不同領域的生活經驗更暢通無阻地交流,我們時常可以看見各行各業的專業資訊、不同國家的消息,甚至是不同階級、經濟水平家庭的生活場景,這大大增加我們理解不同生命經驗的廣度。

  然而,這種無差別的跨界交流,卻也無形之中讓「社會比較」現實界線被抹平,比較範圍加劇地擴大,使得我們現今定位自己的價值不再只是和鄰居、同學、同事比較,而是更是和網紅、名人、專業人士比。每天打開手機就可以看到投資有成、五子登科的成功人士、擁有零死角美貌的無暇網紅、掌握專業知識的專家頂尖人物,不知不覺這些成功的「特例」成為了我們與其進行「向上比較」的標準,帶給人類精神生活巨大的危害。

  尋找自我認可的定位而進行比較無法避免,但我們可以有意識、有覺察地決定比較的方式,可以讓結果不是挫敗,而是自我成長的力量。

 

如何讓自己獲得真實的「自信心」?

  第一,找到定位自己的「客觀依據」

  對社群呈現的完美「保持懷疑」。若是你對於收入數字在社群媒體上的比較感到壓力,請對那些看起來輕鬆愜意的昂貴開箱保持懷疑,此外可以去了解國民收入的統計資料,在你的年齡層的平均數,可以看見更客觀的標準,讓自己有更符合現實的參照基礎,不需要陷入與完美比較之下的挫敗。

 

  第二,用「向上同化」取代「向上比較」

  當你意識到自己開始與知名的網紅、成功人士開始進行比較時,可以檢視自己與對方的共通點有哪些?開始反思自己與這個對象重視的相似價值是什麼?你們所認同的共同理想是什麼?想要追求的共同目標是什麼?當我們能夠找到這些相似點,我們就可以脫離比較的挫折陷阱,而讓它成為進步與學習成長的力量。例如,筆者的專業同行中有許多粉絲人數破萬的心理師,若是注目在我們之間的落差那是非常揪心的;然而,若是能聚焦在看見與傑出同行之間共同的專業愛好、希望帶來的價值,那麽這個眼光就會激勵自己也能在同一個賽道上繼續加油的勇氣。

 

  第三,接納真實的自己

  我們其實都知道,為了贏取最大的認同,編輯、修飾上傳是每一則貼文、影音都必經的過程,這些我們用來比較的標準,其實是捨棄了真實情況的缺陷才形成的,表面看起來的完美並不反映最真實的生命面貌。而當我們能夠認識到每一個人的生命裡必然都有不完美、不理想的地方,那麼我們就能更自然地接納真實的自己。或許我們不曾想過,在這個「完美」可以輕易加工塑造而成的世代中,生命的「真實」才是最稀缺、珍貴的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