怨偶長期不睦鬧離婚 別讓孩子成為夾心餅
張璇 諮商心理師
詠心與先生開源已簽好離婚協議書快一年,一直沒有到戶政事務所完成手續,因為開源堅持要等女兒大一點再辦,一家三口仍住在同個屋簷下。這段期間,開源的態度和行為愈來愈誇張,常常夜不歸營,但假日又會陪著女兒看卡通、玩遊戲,使得詠心的情緒愈來愈憂鬱。除了幾個閨蜜知道開源外遇的事和雙方婚姻觸礁,親友和同事們都不知情,但女兒似乎早已感覺到爸爸媽媽不太說話,也曾聽見媽媽要爸爸搬出去。「她明年就要上小學了,想快點辦完手續,讓女兒早點適應單親生活,他卻總是推三阻四,做錯事又不願意面對,我沒辦法再繼續跟這樣的人過下去。」詠心很想帶著女兒離家出走,又不知該怎麼跟女兒說。
父母離婚、家庭結構重組,固然會造成親子依附關係的變動和生活衝擊,但以詠心家的情況來說,現在的「完整」也不是真的「完整」。不少婚姻研究發現,離婚家庭的孩童,在父母離婚後的第一年,心理適應問題較多,但若離婚後家人關係維持良好,孩子在情緒行為上的困擾也會較少。所以,父母在處理婚姻分合的過程中,理解孩子們常遇到的精神壓力、避免孩子承受過多的情緒負荷也是很重要的一環。以下3點建議提供參考:
1.避免將孩子拉進戰場
有些夫妻自認吵架時已避開子女或以為孩子還小不懂,其實孩子早已觀察到父母相處上的不對勁,家中持續的爭鬧或冷空氣,常使孩子愁煩,不知家裡何時又要開戰、父母會不會分開……,而父母因為衝突又身心耗弱的狀態下,有時也難以敏銳地回應子女的日常需要或內在需求。
夫妻關係不睦,又不由自主地把孩子拉進來,以此減緩個人的緊繃和焦慮,或是希望透過孩子來恢復家庭系統的穩定,卻可能因此讓子女過於涉入父母的婚姻問題,變成複雜的親子三角關係,不自覺地讓孩子彌補在婚姻中的情感空缺,變成爸爸或媽媽的情緒配偶,甚至將仇恨投射在孩子身上,比如說:「走路不要像你那沒出息的爸爸」、「你怎麼跟你媽媽一樣,喜歡拖拖拉拉,又愛看無聊的八卦節目」等等。
2.不逼孩子選邊和過度為父母擔憂
夾在雙親之間常使孩子感到為難,親友的言行也常影響孩子的心情。尤其離婚之後,子女與依親父母因為相處緊密,親子的情緒也容易混淆在一起,如果依親父母的狀況不好,也容易感到沮喪和無助。單親家庭的子女不僅要適應家庭生活型態和親子關係的變動、選邊站的痛苦,還要面對周圍人際的詢問或親友對父母的評論;父母分開後若與另一方私下見面也會覺得背叛了依親父母,這些對未成年者來說都是沉重的心理負擔。許多離婚家庭子女會不自覺地跨越原本的角色和界線,擔負過多父母的責任,或替代父母承接婚姻衝突的焦慮而無法做自己。
為了避開害怕、悲傷、焦慮、煩悶和不安全感,則會以暴飲暴食或沉迷電玩等行為來麻痺自己、切斷情緒的連結,或是藉由與依親父母的過度黏密、逃學或言行暴力等方式,間接表達內在強烈的痛苦和說不清的愁煩;也有不少離婚家庭子女為了不讓依親父母擔心,從小學會報喜不報憂,努力當個善解人意又獨立的小大人,但如果長期過於壓抑、無人可說,很可能嚴重影響健康而引發身心疾病。
3.循序漸進讓孩子適應新生活
離婚家庭子女的適應狀況會因父母處理離婚的方式、向孩子描述離婚相關事情的方式,後續的生活如何安排,以及親子互動好壞而有所不同。重要關鍵是「處理的過程」最好能給子女「循序漸進」的緩衝,讓孩子逐步適應新的生活型態,且能真實感受得到,雖然爸爸媽媽不再是夫妻、這個家有了變化,爸媽對她/他的愛也不會變少。
即使父母其中一方犯了明顯的錯誤,如果不會對子女的人身安全造成危險,不要因為父母之間的愛恨恩怨而禁止另一方的探視或情感連結。在生活安排上,盡可能降低孩子的變動性,並幫助他們理解「父母的分開不是因為我哪裡不好」,處理過程中避免讓孩子當傳話筒或擋箭牌,這些都可減少孩子的心理負荷,降低子女對自我認同和身心健康的衝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