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中那些你我都有過的憂鬱感受#3
突如其來的疫情,打亂原有的生活步調-與社會(疫情後)有關的憂鬱
力人心理治療所 許瑜庭諮商心理師
距離疫情爆發、實施三級防疫已過了一年多,許多感覺卻仍歷歷在目:
師生遠距上課、公司開始居家辦公、許多未曾想過會停下的工作被迫暫停、也有許多行業冒著染疫的風險繼續如常工作…,每次出門都如臨大敵,也罕見地沒有人車在馬路上,令人感到平穩的安靜氣氛出現在過往熱鬧的街道上,這違和的組合讓人隱約的惴惴不安。
在那個時候,我們不得不練習與焦慮共存,儘管無法進行正常的社交活動,大家還是持續互相鼓勵、提醒彼此做好防護、檢討制度是否周全…,用了很多方法不只是為了保護身體,也讓心情得以足夠安定來撐過去。
而到了現在,或許社會氛圍已沒有當時惶惶不安,卻仍籠罩在疫情直接或間接的影響之中,像是:
- 重返校園或公司的適應困難
- 因應疫情而改變的職場生態
- 經濟蕭條
- 對生命的憂慮
- 失去重要他人的失落
許多學生在回歸校園實體授課後,開始有跟不上課業、情緒起伏大、容貌焦慮(許多人甚至還沒跟同學看過彼此整張臉)等議題,在父母安排下前來諮商、許多成人也在此時開始加倍地憂慮生涯及未來;有些人在疫情期間面臨親友突然離世,至今仍與悲傷、失落的感覺對抗。
有些人,也許是你我,開始思考生命的本質為何?疾病(瘟疫)問世的目的是什麼?這些感覺與疑問,不時存在我們心中,在原以為可以重上軌道的工作與學業生活中,不時地出現干擾我們。
如果說去年疫情爆發、封城使人們焦慮,那麼今年逐漸開放的國門與日常活動,卻染上了一層憂鬱的氣氛。
疫情的出現,迫使我們去思考未曾想過的事情,甚至思考的模式也轉換了不同的層次。
--
一名個案隨著防疫制度鬆綁,接案制的工作也開始回流,忙得不可開交。她想起前輩半調侃半稱讚地說:「不錯喔!這麼多案子,可以賺到年底了。」事實上她卻開心不起來,因為終日忙碌、作息大亂。每當有一點空檔能夠暫停下來,她不禁自問:「真的要一輩子過這樣的生活嗎?」有時走在路上,也沒有預期地開始悲傷、哭泣。
有的個案歷經許多探索做出生涯抉擇,好不容易安排了出國留學的計畫,卻因疫情不得不暫緩,因現實考量待在一個相當辛苦的職位,總是有苦難言。
有的個案則是與父母、公婆衝突不斷,疫情期間反倒有理由能讓自己喘息,減少相處時間。隨著疫情趨緩,憂慮再度出現。
--
「憂鬱情緒」的成因是複雜的,不僅是因為個人特質、思考模式所致,也有可能與人生際遇,及社會氛圍、文化等種種因素有關。
當我們發現自己變得低落、提不起勁、無法保持熱情、容易哭泣,可以開始先停下來「偵測」觀察自己的情緒變化,就像照顧寶寶一樣,多多關照與回應,可以刻意提醒自己:
- 要比平時更照顧自己:也許把可以安定自己心情的小物放在隨身包包,在辛苦工作一天後也能小小犒賞自己。
- 接收訊息與處理速度拉慢一些:訊息瞬息萬變,會增加大腦的負荷,擠壓了情緒處理的空間。
- 建立社交連結:記得與信任的親友保持聯繫,說說心事、關心彼此。
當感受到自己的憂鬱情緒異於平常,就算是專心照顧自己的情緒、做些讓自己開心的事情、或從事其它讓自己舒服的活動也無法平復憂鬱情緒時,可以尋求專業的人員聊一聊,如:身心科醫師、心理師等,透過專業的資源確認自己的狀況與安頓身心也是很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