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今多變的社會環境,無論男女老少難免會有壓力、心情不好、生活困擾的時候,而壓力來源更是層出不窮,常見有重大生活事件(如:失業/就業/轉職、入學/畢業/考試、結婚/離婚、交往/分手、生/養育小孩、重大疾病/老化…)、生活瑣事(塞車、家事、繳費…)、環境壓力(政治、經濟、天災、疾病),以及目前的COVID-19迅速擴散等,近期也因為國內疫情升溫,所有人的生活因此出現較大的變動,也導致精神壓力驟增。
面對逆境、困擾時,民眾容易出現擔心、恐懼、焦慮不安等情緒起伏,但這些均屬正常反應,惟過度沉浸在負面的情緒與想法,導致心情、睡眠、生活作息、行為表現、人際關係等受到影響,甚至出現精神衰竭、情緒崩潰、整體生活品質變差等情形的時候,民眾就應正視、面對及處理上述情緒反應的壓力及困擾。
如何有效因應壓力與困擾呢?首先,
自助:選擇適合自己的紓壓方式,常見有效舒緩壓力的方式有:聽音樂讓心情平穩,或是居家運動(瑜伽、有氧運動等),促進腦內啡分泌等,利用上述自助的方式降低內心不安的情緒。
倘若持續情緒低落、無法集中注意力、甚至失眠,影響到日常生活適應功能則需尋求
他助:尋求社會支持、心理健康或醫療機構的協助;許多民眾無法確定自己的狀態是否需要協助,也不知道該如何找適合的醫療資源,建議可至衛生福利部心理及口腔健康司官網,參考「全國心理健康促進與精神醫療服務資源手冊」,其中詳列各縣市精神醫療機構,或參考「心快活」-心理健康學習平台之心據點(
https://wellbeing.mohw.gov.tw/nor/mmap),幫助自己找尋最適合的資源。以下為民眾可於社區中運用的心理衛生資源:
全臺各縣市政府社區心理衛生中心 全臺各縣市政府皆有設立心理衛生中心提供一般民眾心理健康相關資訊。民眾若想評估自己的心理健康狀態,可先至心理衛生中心網頁之心理評量選擇要評量的項目,譬如:「
心情溫度計」(簡式心理健康量表BSRS-5)可檢測情緒困擾的程度,瞭解自己的情緒狀態是否需要接受心理衛生專業人員的協助。以臺北市為例,12個行政區及社區心理衛生中心共13個社區心理諮商門診據點,提供民眾至鄰近的據點進行一對一的服務,社區心理諮商門診需先以現場掛號、電話或
網路掛號預約諮商時段,每次諮商時間30分鐘,詳情可上臺北市政府衛生局社區心理衛生中心
官網查看相關心理協助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