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9 - 90年
臺北市政府衛生局依據精神衛生法與市政白皮書,於88年起積極籌辦「臺北市社區心理衛生中心」,並責成臺北市立療養院於89年12月21日正式成立。社區心理衛生中心初期工作目標主要致力推展心理健康促進概念,積極落實社區與校園心理衛生教育工作,以達到一般民眾之心理衛生健康初級預防。
◎ 91 - 92年
有鑑於社區危機事件發生頻繁(如91年331地震、525華航空難、92年SARS疫情及不斷出現的自殺事件),社會各界更清楚意識到心理衛生議題是公共衛生的問題。為提供本市更完整的心理衛生相關政策,臺北市社區心理衛生中心於92年8月1日回歸由臺北市政府衛生局直接管理,積極推動本市各項心理衛生相關工作,結合各類社會資源與民間專業心理衛生工作者,提供平時危機處理概念與資訊;當發現民眾有心理危機時,及提供立即輔導與處遇,以落實「積極提升心理健康」與「早期發現困擾,早期處理」的心理保健的概念。
◎ 93年~今
服務宗旨
一、促進民眾心理健康概念。
二、落實心理衛生服務社區化。
三、關注本市的心理衛生議題與趨勢。
四、提昇心理衛生專業服務品質。
服務項目
◇ 心理健康資訊索取
◇ 心理衛生資訊網站
◇ 心理衛生諮詢服務
◇ 心理健康宣導活動
◇ 社區心理衛生教育課程
◇ 心理健康成長團體
◇ 心理危機輔導服務
◇ 附設心理健康門診
臺北市政府衛生局社區心理衛生工作服務架構圖

臺北市政府衛生局依據精神衛生法與市政白皮書,於88年起積極籌辦「臺北市社區心理衛生中心」,並責成臺北市立療養院於89年12月21日正式成立。社區心理衛生中心初期工作目標主要致力推展心理健康促進概念,積極落實社區與校園心理衛生教育工作,以達到一般民眾之心理衛生健康初級預防。
◎ 91 - 92年
有鑑於社區危機事件發生頻繁(如91年331地震、525華航空難、92年SARS疫情及不斷出現的自殺事件),社會各界更清楚意識到心理衛生議題是公共衛生的問題。為提供本市更完整的心理衛生相關政策,臺北市社區心理衛生中心於92年8月1日回歸由臺北市政府衛生局直接管理,積極推動本市各項心理衛生相關工作,結合各類社會資源與民間專業心理衛生工作者,提供平時危機處理概念與資訊;當發現民眾有心理危機時,及提供立即輔導與處遇,以落實「積極提升心理健康」與「早期發現困擾,早期處理」的心理保健的概念。
◎ 93年~今
在心理衛生教育工作持續的推動下,社區民眾、特殊族群及專業人員逐漸重視心理衛生議題,為促使心理衛生教育工作與專業輔導服務緊密結合,配合社區公衛群概念,瞭解本市區域性民眾需求,建構『心理衛生社區照護網絡』,提供『社區優質化』心理衛生服務,並協助轉介心理健康相關單位,以落實心理衛生工作四段七級預防概念。
110年依衛福部社會安全網第2期計畫,預計於111-114年規劃布建本市社區心理衛生中心,並於111年布建萬華及文山兩分區之社區心理衛生中心;該計畫增設各類「師級」專業人員,如:職能治療師、護理師及臨床、諮商心理師等,強化社區預防及危機處理等心理衛生服務,以精進就近在地化之心理衛生資源使用及專業服務。
110年依衛福部社會安全網第2期計畫,預計於111-114年規劃布建本市社區心理衛生中心,並於111年布建萬華及文山兩分區之社區心理衛生中心;該計畫增設各類「師級」專業人員,如:職能治療師、護理師及臨床、諮商心理師等,強化社區預防及危機處理等心理衛生服務,以精進就近在地化之心理衛生資源使用及專業服務。
服務宗旨
一、促進民眾心理健康概念。
二、落實心理衛生服務社區化。
三、關注本市的心理衛生議題與趨勢。
四、提昇心理衛生專業服務品質。
服務項目
◇ 心理健康資訊索取
◇ 心理衛生資訊網站
◇ 心理衛生諮詢服務
◇ 心理健康宣導活動
◇ 社區心理衛生教育課程
◇ 心理健康成長團體
◇ 心理危機輔導服務
◇ 附設心理健康門診
臺北市政府衛生局社區心理衛生工作服務架構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