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師的心靈雞湯#2 為何無法說「不」?!
華人心理治療基金會 侯瀚洋 諮商心理師
公車站牌前,有位看似學生的人正兜售著自己設計的環保餐具組,朝著傑瑞走來:
某A:「不好意思打擾一下,你的環保袋看起來好有質感,感覺你也是很在乎環保議題的人,你是大學生嗎?」
傑瑞:「呃…你好,是…我目前大三…環保確實很重要…」
某A:「其實是這樣子的啦,我也是大學生,就讀XX大學設計系,我們目前在進行畢業專題,很 需要經費,因此我們製作了這組精美的環保餐具組,像你這樣既陽光又有愛心,且在乎環保的人可以支持我們,幫忙買下餐具組,這對我們來說會是很大的鼓勵和幫助。」
傑瑞:「謝謝你,但我應該…」
某A:「偷偷跟你說啦,我們的餐具真的用將近成本價在賣。一千元的環保餐具組至少可以用兩年,換算下來一天不到兩塊錢,就可以支持有夢想的學生,同時也為環保盡一份心力,真的很有意義。」
傑瑞:「好吧…」
面對如此進退兩難的情境,相信你我都不陌生。從商業買賣到溝通討論,凡是與人相處的場合,便有可能會出現需要說「不」的時刻。然而對有些人來說,表達不喜歡或拒絕別人幾乎比登天還難。究竟是什麼原因讓我們難以說「不」呢?遇到需要拒絕別人時,有沒有方法能讓自己堅定立場,勇敢拒絕?以下將依序為大家解答,並提供實用方法:
1.受他人影響是很正常的
根據研究顯示,人們會受到來自他人真實或想像的壓力所影響,根據施壓程度,從弱至強,依序分成以下三類型:
從眾(Conformity):意指為了要和多數人的想法及行為一樣,進而改變自己起初的狀態,如:朋友討論旅遊行程時,因為其他人都想爬山,所以改變自己想去海邊的想法,接受大家的決定。
順從(Compliance):意指被直接要求而引發行為改變,如上述案例所示。
服從(Obedience):因權威者的命令而引發行為改變,如:正在撤離的部隊,突然接到將軍的命令要在今晚進攻敵營。
在人際的壓力情境下,本就容易出現從眾、順從、或服從的現象;若再加上缺乏思考時間,將更難察覺自己原先的立場已受到他人影響,來不及進行拒絕。
2.自我價值感
難以說出「不」的另一常見原因,是擔心拒絕他人後會帶來不好的後果。拒絕可能會引起對方的不悅、失望、或難過,令我們覺得要為對方的受傷情緒負起責任,同時也不希望損及自己在他人心目中的形象,因而選擇姑息妥協。這樣的想法與自我價值感有著密不可分的關聯。自我價值感高的人比較在乎自身感受且較能自我肯定,相信自己即具備價值,不需透過外人讚美來證明;而自我價值感低的人較忽略自身感受,需依靠他人肯定及讚美,才能相信自己是有能力和價值的。由此可見,自我價值感較低的人,較容易受外在評價左右;拒絕他人的行為也就有了另一層含義:每一次的拒絕,就是少了一次肯定自己的機會。因此,當自我價值感低落的人,遇到像故事中這般採取瘋狂讚美的策略(稱讚傑瑞陽光、有愛心、重視環保),就容易變得難以拒絕。
3.慢下來,再三考慮
在與人互動的過程中,若發現身處「想要拒絕,卻難以說出口」或「想要拒絕,但不知該如何表達」的情境時,讓整體節奏慢下來是相當重要的一環,其中包含語速、對答的詞彙量、以及和對方接觸的頻率等。在較慢的互動氛圍中,一方面能夠幫助自己進行理性思考,聚焦內心真正的需求或看法;另一方面也能緩和對方試圖說服的衝勁,以較平和的方式與你互動。此時,搭配禮貌性的言語:「我需要再考慮」、「我要再想想」便能有效降低無意義的言語交鋒,進而扭轉局勢,讓對方知曉你的立場。最後,若想要盡快離開現場,可善用「謝謝…,但是…」的句型來表達,如:「謝謝你的邀請,但我已有其他計劃」、「謝謝你的介紹,但我目前有其他安排,無法幫忙你」。拒絕可以是禮貌溫和,卻也積極堅定的讓對方理解並接受你的決定。
4.在乎自身感受
有些人可能會發現依循言語技巧,確實能有效解圍,但內心仍存在強烈罪惡感,甚至覺得拒絕他人相當失禮。將這般感受對照上述三段的說明,可以發現拒絕他人時的不舒服,經常來自擔心對方狀態或害怕可能會影響到彼此關係;換言之,在進行要接受或拒絕的決定時刻,把焦點放在他人身上,而非感受自己的真正需要,變得毫無界線。因此,若想要設立界線,做出符合自己期待的決定,便要先學習在乎自身感受。練習提醒自己:「堅持自己的想法和需求是沒有錯的,這是尊重自己的表現。我的價值不是用來滿足他人,拒絕本來就是我的選擇。」在乎自身感受,不輕易迎合,就是重視自己的表現,並希望他人也能有所意識,並給予尊重。
記得將自己的感受放在第一位
拒絕別人並非做錯事,無法滿足他人期望也不代表我們是不友善或自私的,人人都有各自的想法和需求,也需要好好照顧自己的感受。適當拒絕並堅定的立場是保護自己身心健康、建立人際關係、及提升自我價值感的重要一步。因此,嘗試尊重自己的感受和界線,在練習說「不」之餘,也開始看到更加自信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