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讓社群軟體焦慮你#3原來我們一點都不近?社群媒體帶來的「孤獨」
抱抱心身醫學診所 林光駿諮商心理師
渴望維持人際關係的阿光
阿光是個年輕的上班族,個性內向害羞,雖然不宅,但也不太擅長面對面與人交流。搬到台北之後,為了排解孤身一人的寂寞,最好的方法是大量地滑IG、臉書,心心念念的是阿光希望維繫散落在各地舊朋友的羈絆,也寄望著透過這種方式在新的城市認識新朋友。
看著朋友們在IG上分享生活點滴:週末旅行風景、好多人一起派對的快樂、職場上的成就、下班後健身運動的厲害身材…,看著這些光鮮亮麗的畫面,阿光雖然知道應該為朋友感到開心,但不知為何內心卻更加落寞…。
阿光逐漸發現,社交媒體上的互動其實流於表面,他所渴望的親密和歸屬並無法真正地滿足。社交媒體雖然讓他和朋友們保持著虛擬的聯繫,卻始終無法填補他內心深處的孤獨和空虛。
最矛盾的是,阿光在社交媒體上的時間越久、投入越多,與人的隔閡就感受越加深刻,社交媒體使得阿光陷入了一種「渴望連結」卻「更加孤獨」的惡性循環。
社群媒體導致的人際疏離
雖然社群媒體的初衷是促進人與人之間的連結,但諷刺的是,它也導致人際關係的疏離。挪威學者Tore Bonsaksen與數名不同國家的研究人員發現,無論在哪個國家,使用社交媒體的情況都共同出現影響人際關係狀況:
虛擬互動取代真實接觸:
社群媒體提供了與他人保持聯繫的便利途徑,卻也讓人們誤以為線上互動可以帶來關係的滿足、而減少了面對面真實交流。真實的人際互動涉及非語言線索、肢體接觸、神情氣息和情感共鳴,這些都是社群媒體難以複製的。這種社群媒體帶來的「誤會」,使得長期下來削弱了人們建立和維持深厚關係的能力。
「線上」與「線下」的互動對比讓失望感加劇:
有些人使用社群媒體的主要目的是為了維繫人際關係,但他們可能會對社群媒體的功能抱持過高的期望。當現實世界情況與他們的期待不符時,如:朋友的回應不夠熱絡,或線下邀約經常落空,感到失望的情況加劇,現實與虛擬的對比會使孤獨感更加強烈。
「負面社會比較」與自卑感造成退縮:
社群媒體上充斥著經過精心策劃的完美生活圖像,容易讓人產生負向的社會比較。當人們將自己與理想化的形象進行「向上比較」時,可能會放大自身的缺點,產生自卑感和焦慮,使得自我退縮而影響人際關係。
「社交資訊過載」與疲勞:
社群媒體充斥著大量的資訊和社交需求,長期暴露在這種環境下容易讓 人感到疲憊和壓力,讓人誤以為大家天天都在社交、到處都有社交活動,那些不曾發生但卻留在腦中處理的社交資訊,甚至讓人誤以為自己已經擁有社交。因此,為了應對這種社交資訊的疲勞轟炸,人們反而減少社交互動,包括現實生活和社群媒體,最終導致人際關係疏離。
社群媒體是一把雙面刃,它既可以創造人際關係的機會,但卻會在過度地投入中失去人與人之間的真實距離。
如何擁有「真實的關係」?真正的靠近?
社群媒體的使用與人際關係的矛盾邏輯,讓我們在社群媒體氾濫的今天,不得不去思考什麼才是「真正的關係」?如果虛擬的互動和交流不足以讓我們與人更靠近,那什麼才是真正的親近?以下幾個因素是非常重要的:
真誠的「情感共鳴」。
情感的共鳴大家或許都有體會過(雖然可能越來越稀有),能有共鳴真正的關鍵在於有人「傾聽」和「回應」。傾聽意味著開放自己、放下自己的意見及評價,接受另一個人的想法、好奇對方的感受,並且接收對方情緒的波動在你身上帶來的影響,你可能會在對方嘗試表達自己的時候感到觸動,可能會因為對方的遭遇而感到憂心傷神、也可能感到振奮、感覺自己受到鼓舞。將這些對話帶來內心的「波瀾」與「共振」嘗試表達給對方知道,這樣的「回應」也會再一次帶給對方情感的共鳴。
「傳達理解」和「願意相信」。
你真心相信誰嗎?如果我們仔細思考這個問題,會發現今日的我們除了親人之外,能符合答案的人可能所剩無幾。然而正是這個條件,讓我們可以在人際關係中享有像是親人一樣珍貴的靠近。在關係中「信任感」是如何產生的?當我們有天發現自己的模樣,被另一個人真正理解並且記在心上的時候,相信的力量就會源源不絕地湧現在彼此的關係中。
反過來,當我們想擁有一段與人更親近的關係,我們必須有意願且努力嘗試去理解另一個人真實的模樣;然而這種理解需要時間累積、需要長時間且親密的相處才能辦到,如果有天你發現更多他人沒能看見的自我特質,請告訴他的哪些特質、樣貌讓你得到鼓舞、獲得勇氣,或是讓你欣賞與佩服,你們的關係會因為這樣的激賞傳達而更親近。
「在脆弱中連結」,攜手成長。
有別於虛擬社群媒體中所營造的完美形象,真實的人生是充滿缺陷和脆弱的。勇敢的面對真實的自己,並且接納他人所呈現出來的脆弱,勇敢承認、面對自己也有的脆弱,會使人真實的感受到關係連結在一起。這種人與人之間獨有的連結,是在只呈現表面和完美成果的社群媒體中無法真正擁有的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