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讓社群軟體焦慮你#1手機「滑不停」?是因為我們不停地在找自己
抱抱心身醫學診所 林光駿諮商心理師
在IG中迷失自我的Amy
Amy是一位剛出社會的22歲女孩。進入職場的第一年,儘管在工作上努力不懈,但為他人而奮鬥的生活始終無法讓Amy找到屬於自己的方向,她感受到前所未有的的迷惘:自己是誰?應該成為什麼樣子?怎樣才是夠好的自己?Amy總是會在夜深人靜時浮現這些疑惑,內心的焦慮和不安也跟著浮現,未來好遙遠不可及,現實的壓力與要求又催促著她需要忘掉過去的自己。
在這種迷茫中,抖音和Instagram成為Amy找到暫時逃離現實的棲身之處。每當她感到對於自我價值的焦慮時,她會拿起手機,開始無止境地刷短影音和KOL的動態。這些社群媒體平台上充斥著各種成功人士的形象、華麗的生活方式、完美的外表和看似毫不費力的人際關係,這讓Amy感到既羨慕又沮喪。
Amy不知道自己為什麼沉迷於這些影片和動態之中,但這卻讓她陷入了更深的迷茫和焦慮中,好多的時間在滑手機之中飛快消逝而過,現實生活的自己卻一點也沒有更多成長和改變,但她只能依賴社群媒體來尋找些什麼,卻不知道自己在找什麼的迷惘中,始終無法脫離這個惡性循環。
當我們在滑手機時,我們究竟在尋找著什麼?
我們投入在社群媒體中不斷接收資訊無可自拔的行為,其實反映的是現代人「尋找自我」的需求。然而,缺乏源於內在的自我認同與意義價值的定位,讓我們暴露於洪水般大量外在資訊時,就像Amy一樣深陷於迷惘的洪流中而不可自拔。
大多數的朋友或許已經知道,滑手機的成癮行為和大腦中神經傳導物質「多巴胺」(dopamin)有密切的關係,當一個人感受到做一件事情很快樂時,我們大腦中的多巴胺也同步運作,當多巴胺分泌得越多,人們從事一件事也會感到越起勁、越投入、越能感到暢快和滿足。趨吉避凶演化機制使得大腦記得這個快樂的經驗,以利下一次再獲得這樣的滿足。諸多的成癮行為,例如:用藥、性、手機、社群媒體沈迷…等,都有同樣的神經生理學基礎。然而,大腦的多巴胺系統設計究竟為了什麼目的而變成這樣?如果我們可以掌握多巴胺系統設計的目的,那麼我們就能夠反過來掌控大腦而不沈淪。
你在找的,可能是「自己」
神經心理學家發現,多巴胺的系統運作和「自我覺察」有密切的關係。當一個人越是能覺察眼睛所見的資訊與自己的關聯,並且能夠辨別環境當中外在事物與自我認同的關係時,多巴胺會增強分泌和運作。研究指向了多巴胺系統的目的,似乎是為了服務於人們自我認同、自我覺察的運作而生。(Joensson, M., Thomsen, K. R., Andersen, L. M., Gross, J., Mouridsen, K., Sandberg, K., Østergaard, L., & Lou, H. C. 2015)
換句話說,一個人能否辨認外在資訊與自己是否有關聯的自我覺察、自我認同,與多巴胺的運作是否能夠維持平衡、不陷入成癮有密切的關係;反過來說,如果一個人越是沒有辦法從外在資訊當中辨識與自己的關係,覺察對於自己是否產生什麼意義,思考這些來自社群媒體一則一則的訊息,是否和自己所認識的自己有什麼差異、有什麼認同/不認同的批判反思,那麼一個人就越有可能在滑手機接觸大量短影音、短訊息的同時,迷失了自己;也因此越有可能需要更多的外在資訊來刺激大腦多巴胺的分泌才能滿足自我認同的迷失。
體察此時此刻的真心,塑造「自我覺察」的堅定核心
缺乏自我覺察、自我認同的困境,很可能就是沈淪於社群媒體成癮的真正原因,而能夠擺脫成癮從沈迷當中解放出來的關鍵,就在於是否能夠「增強覺察」的能力,以及「反思」自我認同的能力。
覺察(Awareness)意味著開放自己的五感,靜心投身在辨認來到意識之中的一切資訊,體察並且感受這些資訊帶給自己的體會。內觀正念(mindfulness)是心理學家將覺察這個能力系統化的展現,指的是將心思聚焦在「此時此刻」,透過細細地品嚐當下感官經驗中浮現的一切反應,像是:聞到了什麼、聽到了什麼、身體有什麼反應…等,並且不帶評價地接納自己(就是接納所有反應、不去覺得那些反應是好或壞),感受這些浮現的意念與自己有什麼關聯。
每當自己無意識地想要拿起手機開滑的時候,邀請你暫停一下,刻意的將意識從手機導引回到到自己身上,閉起眼睛深呼吸觀察一下自己的內心:「現在感覺如何?」「感到焦慮嗎?」「因為什麼事正綑綁著自己嗎?」「是否正因為壓力而感到焦躁不安?」「是否感覺到無法對自己要做的事情有自信?」
這些對於內心情緒與感受的自我覺察,會幫助我們在開始滑手機之前獲得對於自我的一種安穩和肯定,而當你要睜開眼睛滑手機的最後,我們可以問自己這樣的問題:「這次滑Ig我希望得到什麼資訊?」反思自己滑手機的真正原因,可以讓我們獲得掌握自己的力量。
「Why do I care?」 這是我們在投入社群媒體之前之中,可以自問的問題,有意識地覺察外在資訊與自己的關係,將使得我們在社群媒體的洪流之中,可以獲得一個安心立命的棲身之所。不是建立在他人身上,而是建築在最重要的自我和內在生命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