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生局新聞稿1050912:陪伴用心聽,樂轉心生活 「1-1-1PLUS EACH來」
國民心理健康(Mental health)的強化與提升已是國際普遍重視的議題,臺北市政府將與國際同步舉辦照護民眾心理健康的「2016TDSD國際心理健康日」大型宣導活動。於105年10月1日(六)下午3點,在華山藝文特區大草原區盛大舉辦!活動中將請暖心歌手黃玠分享面對憂鬱情緒及陪伴長者的心得及秘訣,邀請市民朋友一同參加!
經建會104年調查研究結果顯示,臺北市65歲以上的老年人口已增至14.7%(總計約39萬7,066人),推估2025年臺北市老年人口比例將超過20%,屆時每5位市民就有1位為65歲以上老人,正式邁入WHO定義的「超高齡社會(super aged)」。隨著人口老化程度的日漸增高,銀髮族的心理健康是全民皆須重視之問題。
臺北市政府衛生局表示國內外研究報告指出,65歲以上的銀髮族有10.8~26%曾有憂鬱傾向,且自殺死亡率約為年輕人之兩倍,經臺北市自殺防治中心分析104年老人自殺通報資料,發現情感/人際關係在導致銀髮族自殺企圖原因中佔31.3%,其中又以「家庭成員問題」為主要影響因素。而相關研究顯示銀髮族若能發展參與社會事務的興趣(如:外出與人接觸、參與各式活動)以及注重自己的身心健康,則會有較好的心理調適能力。
因此,家庭成員的互動關係以及周遭環境的人際關懷、陪伴對於銀髮族的重要性可見一班。身為晚輩或家人如何從日常生活中覺察長者的憂鬱傾向,並找出和家中長者互動的契機,進而關懷他們的心理健康?
臺北市政府衛生局建議子女或晚輩可透過:「1-1-1PLUS + EACH原則」,增加與家中長者的互動與關懷─「每週打1次電話關心近況一次」、「每月一起吃一次飯」、「每年一起出遊一次」;並透過EACH口訣─「Empathy & Encourage同理鼓勵把話說出來」、「Aware覺察自己的情緒與想法,避免強加在對方身上」、「Company & Clarify陪伴與澄清的感受與想法」、「Hear habit建立聆聽習慣」提升互動關係的品質。
若銀髮族也願意主動對子女做到前述的1-1-1關懷行動,則變成PULS雙向的關心互動!關懷不單只有行為,更要從心出發才能貼近彼此間的情緒及感受。
透過「聽見」、「理解」與「陪伴」長者,讓長者不再心裡有話卻無人可聽,而感到寂寞、憂鬱。若您想更進一步了解與學習「1-1-1PLUS + EACH原則」,臺北市衛生局、敦安基金會、董氏基金會、新光基金會、肯愛社會服務協會與憂鬱症防治協會、臺灣福穗健康促進協會、優質生命協會、台灣失智症協會、信義公益基金會、萬華區樂齡學習中心等民間單位,於10月1日(六)下午3時至6時,在華山藝文特區大草原舉辦攤位闖關遊戲,邀請民眾一同參與,透過當天的闖關活動,共創與家人、親友之間的美好回憶,更可以透過此次闖關活動學習與練習「1-1-1PLUS + EACH原則」,交流彼此的關心與關懷。
當天也特別舉辦健走活動,前200位報名且完成健走的65歲以上長者,可獲得精美餐盒,並會有青少年志工協助參與活動的長者闖關。並開放野餐及安排一系列的音樂活動表演,歡迎市民朋友當天一同到現場參與享受一個美好的下午。相關活動及報名資訊請上臺北市政府社區心理衛生中心: http://mental.health.gov.tw或來電(02)3393-6779,分機34 簡小姐洽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