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心事誰人知~談新手爸爸的產後憂鬱

心事誰人知~談新手爸爸的產後憂鬱

心曦心理諮商所 林世媛諮商心理師


  什麼?新手爸爸也會產後憂鬱?這篇除了告訴你出人意表的數據,還會道出新手爸爸們的心事,以及最重要的:新手爸媽們可以如何一起化危機為轉機。
 

  妻:「孩子出生後我們的關係越來越緊張…他說我變了一個人,我才氣他都沒長進!每次爭吵兩個人都搞得烏煙瘴氣,小孩在旁邊哇哇大哭,我還是得去顧。幾次下來,我也算了,懶得再去跟他說什麼!。」

 

  夫:「又來了,我真的不知道到底要怎麼做你才滿意!工作那麼忙,同事老闆都還沒離開,我還是硬著頭皮盡量早下班回來幫忙。但不管我怎麼做,你都有意見。那我避開不要礙事,你又發脾氣。」

 

  上述的對話,家有新生兒的夫妻想必不陌生。

 

  英國牛津大學拉姆查丹博士(PaulG.Ramchandani)調查了2萬6千名新手父母,發現40%的新手爸爸在8週內出現憂鬱症狀;而美國的醫療研究則指出每10個新手爸爸中,就有1個面臨初為人父的憂鬱症。另一份國外研究對照了新手媽媽與新手爸爸的產後憂鬱數據,發現相較於媽媽們的產後憂鬱通常在產後三個月內出現,爸爸的則在一年內都有可能發生。數據進一步顯示,隨著孩子的月齡越高、爸爸產後憂鬱發生的比例也逐漸提高,推測可能是因為部分的照顧責任開始轉移到爸爸的身上,因此爸爸的壓力漸漸變大、憂鬱的比例也逐漸提高。

 

  帶著好奇,我展開了一個小小的田野調查,訪問身邊的男性親友,蒐集回來的心聲也與前述英國的研究十分相近—幾位新手爸爸們分享他們在即將成為父親,到孩子出生後好幾個月,內心不時冒出以下的聲音:

-「我能否成為稱職的父親?」

-「養小孩開銷那麼大,我的經濟能力可以撐起這個家嗎?偏偏這種時期又不能像以前那樣隨時加班來爭取表現,到底該怎麼辦才好!?」 

-「我是否再也沒有自由的生活?」

-「太太是否從此會將重心放在孩子身上?我們的關係是否回不去了?」
 

  將上述每個問題,放在新手爸爸的處境裡來想,就能理解他們的擔心並非空穴來風。

更辛苦的是,很多新手爸爸是沒機會、也不習慣向別人傾訴這些壓力。即便是對著自己的太太,很多人也不習慣流露脆弱的一面娓娓道來;更有些人,或許壓根沒有察覺到自己已經在壓力爆表邊緣。

 

  當先生的這些心事還沒有被好好地釐清、處理,卻又在每天與妻子和新生兒的互動中不斷感受到被排除在外─例如,身心也在巨大壓力下的媽媽看不慣爸爸不熟練地處理孩子,無意間搶過來做,那麼很有可能,理應是避風港的「家」,反而變成了爸爸們的另一個壓力鍋。

 

  那麼該怎麼辦呢?一些小訣竅給新手爸媽們參考。
 
 ◎ 夫妻可以一起:

  1. 不將對方的付出與犧牲視為理所當然;常常表達感謝與欣賞。
  2. 學習良好的溝通方式,以「我」作為訊息的主詞,為自己發聲但不指責對方。
  3. 定期安排兩人的約會,聽聽彼此心情。在那時暫時放下父母角色。

 

  說穿了,其實每一個人要的都不多,不外乎就是被看見、被珍惜、被愛罷了。

 

  身為新手爸媽,在我們學習愛小孩、卻同時感受著自己的害怕與不足時,當夫妻雙方從彼此索取,轉變成共同創造;將責怪,轉變成體諒。或許,就可以扭轉家裡一觸即發的火爆氣氛,轉變成充滿柔情和幽默感的美好互動。

 

臺北市諮商心理師公會 關心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