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翅或是墜落?支持拒學少年探索的需求
呂怡安 臨床心理師
當孩子踏出第一步、第一次說出句子......,家長欣喜著孩子長大了。接著,孩子到幼兒園、小學,開始擁有屬於自己更寬廣的世界,下課後為了孩子們的成長你會盡力給予多一點陪伴。但我們是否看見,當孩子拒絕我們、拒絕體制、關閉心房,也是因為她/他正在長大?他們的「拒絕」,也需要被支持?我們如何從「長大」的角度,來看待孩子「拒學」的現象?
日本心理學大師河合隼雄在《轉大人的辛苦》一書當中提到:
「以生理面與法律面來看,很多人已是不折不扣的『大人』,但從社會面與心理面來看,卻還沒有長大。這兩者的落差,導致了現代人的痛苦。」
「如果反省大人眼中怎麼樣才是『好孩子』的定義,就會發現,我們常稱讚的『好孩子』通常給人聽從父母與師長教誨的印象,也就是『配合大人的孩子』。但是,這反而會妨礙孩子長成有自主性與責任感的人吧?」
「真正的好孩子,必須培養自己本身的判斷力。」
「這件事情說起來簡單,實際執行起來卻相當困難。孩子為了培養判斷力,在某種程度上必須根據自己的判斷行動,透過自己的經驗,來判斷自己的行動是否正確。」
然而現今單一升學管道下,孩子未來的道路似乎備受限制,很少有可以探索、追尋、動手去做、獲得樂趣的空間。而拒學的少年,藉由「拒絕上學」、「拒絕學習」的行動,反過來探問:「大人眼中的康莊大道,真的是唯一道路嗎?」面對這樣的探問,家長如何回應呢?請試著這樣做:
1.後退一步,看看孩子的優點和興趣,邀請孩子跟大人一起投入喜歡的事情:
或許孩子並未至班級上課,但在學校就有可做的事情,例如在圖書館消磨時光、進行體能活動等,也許可以試著帶著孩子走進學校的心理輔導中心,用不一樣的方式面對此議題。
如果孩子不願意走進學校,大人可以安排在校園外、孩子有興趣的活動,建立孩子與社會脈動更寬廣的連結;藉由慢慢精熟喜歡的活動,也給孩子更踏實的信心後,再細觀目前拒學行為的背後意義。
2.後退第二步,看看大人的擔憂與焦急,請放下社會給予的過多期待:
上學是為了什麼?或許為了讓孩子具備未來在社會上獨立的基本能力,包括人際互動、知識、體能、品行等。
我們可以問自己:要學習這些,全部都要藉由上學嗎?看看身邊的專業人士,他們立足社會的能力,真的都是學校教的?如果答案是:「不一定啊!」那麼我們可以稍微慢下來,想想孩子的需求?我們可以如何回應?
3.後退第三步:在家庭資源與教育法源下,尋找屬於每個家庭的道路:
目前臺灣在家、實驗教育已有法源依據,孩子的選擇不只是戶籍學區、明星升學學校,不管是體制外學校、自學社群、共學團體都逐漸成熟,可以搜尋相關資訊,採取適合自己家庭的方式。
有不少在學校適應困難的孩子,藉由自學培養專長、興趣,找到另一片揮灑的天空。原本壞了學習胃口的孩子,也可能因為去掉了標準答案,或許有足夠的機會向內與向外探索,以及培養出自主選擇是否回到體制內、擁抱不同方式學習過程的能力。
在「拒學」的背後,大人們如能把擔憂化為鼓勵,引導孩子擁有足夠的體驗、連結,讓他們有機會遇到覺得有意義的事物,進而能為所愛做出選擇、承擔責任,這才是孩子們想擁有的青春及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