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離婚的靈魂三問:重整人生的藍圖,蛻變成更好的自己

離婚的靈魂三問:重整人生的藍圖,蛻變成更好的自己

初色心理治療所 謝遙 臨床心理師

 

 

  「怎麼會走到這一步?這跟我當初想的不一樣。」是人們從離婚前到恢復單身的過程中,內心常有的酸楚與困惑。除此之外,如「我是不是很糟糕?」的自責、「未來還會遇到合適的伴侶嗎?」的未知感及「其他人會怎麼看我?」的焦慮不安,都折磨著離婚者的心。我們會發現上述心情,組成了一個古老的柏拉圖靈魂三問:我是誰?我從哪裡來?我要到哪裡去?

 

離婚前的心理議題:我從哪裡來?

  「老實說,所有的問題一開始就有了。但跟他相處讓我能夠充分感覺到自己活著,所以我就順著他、配合他的人生。」電影《婚姻故事》的主角在回顧瀕臨破碎的婚姻時,以這段話貫穿了兩人關係的脈動。

  思考是否要離婚,是回顧與伴侶相處歷程、探索關係癥結的好機會。我們不妨溫和地問自己:

1.我當初對婚姻關係的期待和需求是什麼?

2.踏入婚姻後,面對關係的調整(如:新的角色與責任、與姻親的相處模式),我適應得如何?

3.在婚姻關係中,是哪些地方發生了我不喜歡的變化?

4.這些變化,是現在能夠協調的嗎?

5.這段婚姻現在對我的意義是什麼呢?

    允許自己的思緒和感受浮出,這樣的過程能使心之所向逐漸清晰,進而做出對得起自己的決定。

 

貫穿離婚過程的心理議題:我是誰?

  若你願意,離婚可以是釐清人生定位、洞察自我的契機。請試著想像,離婚與否,你對「自己」的感受有什麼不同?

1.在目前的關係中,你怎麼形容自己?

2.這與你婚前有什麼相同、不同之處呢?

3.若你選擇回到單身者的身份,你將會怎麼看待自己?

4.在這段關係中,你或許發現了自己的特質影響著給予和索取愛的方式?

  更重要的是,如何定義「離婚後的自己」。將自己定義為失敗者、受災戶,或者做出困難抉擇的勇士、新生活的譜畫者,會帶來截然不同的觀點,也影響你與他人互動的態度。婚姻隨著發展走向終點非我們所願,但我們確實能夠決定怎麼看待自己。

 

離婚後的心理議題:我要到哪裡去?

  離婚後,居住空間、社交圈、時間運用的改變。這時候可以問問自己,希望邁向什麼樣的生活,一撇一捺地寫下新生活的藍圖。有時我們會感嘆,不知這樣傷痛的日子何時才能轉晴?我曾跟個案分享,未來終究會到來,但你所想要的幸福未來,往往是由每一個日子堆砌而成。因此,小至「今天想讓自己吃什麼?」、「下週打算和哪些人維持聯繫?」,大至「希望未來一年能做什麼有成就感的事?」,請都允許自己發想和嘗試,新的生活藍圖是屬於你的。

 

也許你該找人聊聊

  離婚前後是特別脆弱、煎熬的一段時光。若身邊有能放心訴說的對象,找人聊聊能降低面對離婚的孤獨感,並幫助自己思考。然而,有時人們會在一段時間後,因顧慮傾訴對象的感受、擔心反覆相同話題,漸漸變得沈默而獨自承受壓力。有時因離婚情況的複雜性高(如:牽涉到官司與監護權的壓力、擔憂孩子的身心安適...等),人們會發現與親友聊聊仍難以釐清方向或排解壓力。

  若你願意,可以嘗試透過心理諮商幫助自己調適情緒、整理思緒,亦可尋求身心科醫師的藥物諮詢。許多人在這樣的過程中,除了得到精神上的支持,也獲得自我覺察與對生活的洞察,進而重拾想要的生活步調。

 

臺北市臨床心理師公會 關心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