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不如我們來好好說話-談幫助青少年學習善意溝通

不如我們來好好說話-談幫助青少年學習善意溝通

吳郁琦 臨床心理師
 
  你我或許都曾不經意地將青少年的霸凌行為歸納為只是孩子間的打鬧遊戲,但卻忽略了,來自不同成長背景、能力與價值觀的青少年,在「學校、班級」所代表的「縮小版社會」中競爭「地位」,各自成群、排擠落單,都有其行為背後所代表的社會化意義。青少年在「轉大人」過程中,「建構友誼網絡」和「競爭權力地位」是相互依存的要素。因此,面對複雜脈絡組成的霸凌,若我們不再只是將之定義為行為問題,而是讀出背後的「心聲」,視為一次學習成長機會,相信可以有更多可能性。
 
  在2006 年起由芬蘭發展預防及處理霸凌KiVa方案*(Kiusaamista Vastaan)為國際上經嚴謹科學研究認為成功的方案之一,持續追蹤結果發現:「提升同理心」及「行為譴責」在停止霸凌的意圖可達到最強,故國際間將教導學生「同理心」,視為主要策略之一。同理心是什麼?美國護理學家魏斯曼(Teresa Wiseman)對同理心的研究,提出四個同理特質:
  1. 接納:站在別人的觀點去看事情,不評論他的感受或他經歷的事件,接納對方的感受。
  2. 不評論:不管其觀點是好壞,跟你的價值相同還是相異,都能夠開放地去理解。
  3. 辨認情緒:透過辨識對方情緒,知道他現在的感受是什麼。
  4. 嘗試情緒交流:當你看到對方的感受,你自己其實也會有一些感受,當你們能夠分享這些感受,你們關係就會連結在一起。
 
  同理心最重要是「連結」而非「解決」。美國心理學博士-馬歇爾.盧森堡(Marshall B.Rosenberg, PhD)提出了「善意溝通(Nonviolent communication, NVC)**」,幫我們避免用慣性之思考,把自己的評論或評價誤認為客觀事實,進而產生負面情緒或暴力語言,造成溝通困難與衝突。以下描述善意溝通的四大要素:
  1. 「觀察(Observation)」不等於「評論」。
  觀察,如攝影機般,在特定時間和情境中進行觀察,客觀地描述發生了什麼,不帶有個人評論或道德判斷。例如:不再將「看到一位學生趴在桌子上」,自動化解讀他在睡覺,再延伸為懶惰。
  1. 「感受(Feelings)」不等同於「想法」。
  感受不等同於想法。感受,是形容詞,可能是情緒或身體知覺。就像酸甜苦辣、身體冷熱、肚子餓……等,是「反映身體的感覺」,喜怒哀樂,是「反應心理的狀況」。
  1. 「需要(Needs)」,別誤把「策略」當作「需要」。
  當我們意識到自己的需要,就可以進一步去想有哪些策略可以滿足需要,滿足的策略並非單一,可以是複數。如:「我需要一個杯子」,是解決「喝水」的需要,選擇杯子只是眾多策略之一。
  1. 「請求(Requests)」不等同於「命令」。
  表達請求的原則:(1)正面表述,希望「要做」什麼,而不是「不要」什麼;(2)具體可行;(3)明確地時間,有具體執行或完成時間。且可以練習,請求前可以加上「如果你願意,你可以……」,主動釋出善意與尊重。例如:如果你願意,我希望你可以不要在上課時間與同學聊天。
 
若我們在為青少年設定各種規範與罰則時,不再將處罰當作目的,而是提供具體方法協助孩子在衝突時,以正向方式維持人際互動和諧,積極地引導孩子學習善意溝通策略,就有可能調解衝突,進而降低霸凌的發生。
 
註:
*KiVa方案:https://www.kivaprogram.net/
**善意溝通(Nonviolent communication , NVC):善意溝通修復協會
 
參考文獻:
陳利銘 、薛秀宜(2022年03月)。認識校園霸凌及其防制策略。五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