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生命是自己的樂章,為何要依賴別人譜曲

生命是自己的樂章,為何要依賴別人譜曲

       她懷揣著恐懼不安與悲傷,因為女兒想要讀離家遠的大學,不想住家裡。她真的很怕女兒離開她身邊,她對女兒說的理由是,這樣如果女兒發生什麼事,她沒辦法就近照顧。她的不安,則深沉一點,她擔憂女兒享受到外面的自由,就不會想回家。
 
  作為母親的悲傷,則包含著自我懷疑。她知道她管女兒管得很緊,她也知道,她表面上不反對女兒交男朋友,但只要有一絲絲跡象出現,她反應就很大,所以女兒根本不敢談戀愛,至少沒跟她說。她是個有部分自覺的媽媽,聽很多人講,知道很多問題的根源在她自己,但她放不開手,沒辦法淡然退場,想說還管得動就繼續管,拖著拖著不想面對自己。
   
  她一邊告訴自己,被女兒討厭也沒關係,反正她也只是盡可能做好媽媽的職責,誰能怪她?!可是,真的感覺到女兒討厭她,她又沒那麼瀟灑。她有一個很阿Q的想法:如果想辦法讓女兒讀家裡附近的大學,就算女兒討厭她,她還有機會板回來;如果女兒飛了,她這個討人厭的媽媽形象,是不是一輩子就會跟著她?
 
  其實她如果覺察得再深一點,她就會明白,她一切的考量,是從自己出發。然後表面上種種為女兒著想的理由,其實只是為了回應她自己的情感。多一種方式來說,她沒有讓女兒做自己,她不想讓女兒長大。因為她自己在心理上還沒長大,因為她自己依然沒辦法做自己。
 
  女兒要離家這件事,讓她有一點醒悟,但是還沒完全透徹。她本來以為,是女兒需要她、依賴她。結果是她需要女兒,依賴著女兒生活,如果女兒不是她的生活重心,她不知道要做什麼?
 
「因過分依賴而引起…只是苦惱如何獲得他人的愛,甚至沒有精力去愛別人,如同飢腸轆轆者只想著向別人討要食物,卻不能拿出食物幫助別人。他們寂寞和孤獨,永遠無法體驗到滿足感。…他們不能夠突破自我界限,其人生價值依賴於跟別人的情感關係。」~史考特‧派克
 
她自己沒有的,她就給不出來。
 
  所以她沒辦法尊重女兒的主體性,她甚至把種種的控制,那些剝奪女兒自主的舉動,合理化成保護與愛。把女兒的抗議,當成女兒的叛逆。女兒的獨立,被她解讀為失去—難怪她想盡辦法讓女兒依賴她。
 
  女兒是一個獨立的個體,這一點她知道歸知道,但情感上不想承認。她自己本來也是個獨立的個體,只是她僅能以一個媽媽的角色,活在這個世界上,她的價值寄生在親子關係裡,以此爭取認同與肯定。自從有了親子關係之後,婚姻關係被她當成了雞肋,態度是敷衍應付。她從親子關係得到很多成就感,在婚姻裡則盡是挫折,因為她的要求,她覺得她先生都做不到。
 
  至少女兒在,她有個躲不掉的聽眾,可以聽她的抱怨,抱怨她那沒用的先生、抱怨她不如意的人生、抱怨她以前都沒機會欠栽培。雖然女兒不像以前那麼貼心了,但至少女兒在,還可以靠過往的甜蜜回憶來回味,如果女兒不在了…可是,不讓女兒去外面念大學,如果女兒以後怨恨她怎麼辦?她老了以後,還想要靠女兒養耶。所以她從小就灌輸女兒孝順的觀念,百善孝為先,連媽媽都不懂得孝順的人,能做什麼大事?
 
  她先生就不用了,因為在她眼中,爸爸是不稱職的丈夫、不稱職的爸爸,不值得女兒孝順。以後她如果離婚,不想要再受他的氣,那她只能指望女兒爭氣。她老了,要找工作也找不到什麼好工作,也沒人要她。所以,她想來想去,也想到了大部分人的建議,女兒如果考得上,就讓女兒去吧!難道一輩子綁著女兒在自己身邊嗎?她其實偷偷這麼想過,如果女兒一直在身邊,不婚不生有多好…,算了…,她搖搖頭,不敢再想下去,她也很在意別人會怎麼看她,就讓女兒自己選擇吧!
 
  對女兒來說,她要衝破枷鎖做自己,她也要拿勇氣去替代依賴。一個弱小的孩子,很難不以依賴或討好的面貌求生存,如果她是一個敏感於他人情緒的孩子,那她很難不去回應媽媽的情感,一種假性的親密連結就會出現。
 
  媽媽的情緒如果太強大,又常把她當情緒垃圾桶,而且還鼓勵她依賴,那她作為女兒,腦海裡面裝的,可能幾乎都是來自媽媽的東西,那她也會特別不容易好好思索自己的處境。就算她對媽媽反感,她也不一定能對自己有信心,因為除了從媽媽那裡來的,她沒有充分的自己。
 
「你們說要爭自由,自由是針對外面束縛而言的,獨立是你們自己的事,給你自由而不獨立,仍是奴隸。獨立要不盲從,不受欺騙,不依賴門戶,不依賴別人,這就是獨立的精神。」~胡適
 
  所以她想離開家,先爭取自由,再學著獨立,這是長大的重要過程。那麼,那些衝撞就難免了,那些為了自己而堅強篤定的嘗試,就會在挫折之後繼續拼搏而起。
 
生命是自己的樂章,為何要依賴別人譜曲?
 
「給予愛的能力,取決於個人性格發展的水平。它預先就假設了,人要取得一種占主導地位的創造性傾向。在這一傾向中,此人必須克服他的依賴性、自戀和支配欲…對他本人的個人力量擁有信心,對憑自己的力量達到目標的勇氣信心十足。如果在某種程度上此人缺少這些品質,那麼他就會害怕付出自己——也就是害怕去愛。」~弗洛姆
 
  不久的未來,她要有能力在家庭之外,重新建立新的親密關係,這是她在獨立的過程中,很自然要面臨到的挑戰。因為她不太可能完全知道媽媽心裡的盤算,所以她一輩子要面對的、要重新思索的,是媽媽表現出來的不捨與糾結,到底是不是愛?
 
  如果她覺得獨立很辛苦,不願意在孤獨裡找自己,急急忙又投入關係找生活重心,像是愛情。那麼,她很有可能繼續複製媽媽的生存之道—她討厭的,卻是她倚賴的。迷戀愛情裡的溫暖,是在社會與生理制約下,難跳脫的人性。然而找自己,常需要獨自遠行,看著在天空劃過的每一縷清風,試著乘風而起。
 
離家,常常是為了能再次回家。
 
  自己如果長大了、成熟了,親子之間的連結方式,本來就會應運著變化了。那時,她帶著飽足的信心與勇氣,面對媽媽不斷地需索與討愛,才能把界線清楚地劃下來,把媽媽的功課還給媽媽。
 
  愛,常是兩個完整的個體之間的互動,彼此攜手成長。而不是一個人缺乏,要另一個人填補。控制不再是互動的主調,尊重則浮上檯面—我們專心做自己,也允許對方做自己。

 
 
社區心理衛生中心 x洪仲清臨床心理師 合作文章
轉載請註明出處,謝謝您的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