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庭裡很難好好講道理,或許是每個人都想要自己被肯定
他是家裡的邊緣人,因為他不輕易接受既定的價值判斷,包括父母的判斷。他是那種喜歡問「為什麼」,但是常得到的回應是「問那麼多『為什麼』要幹什麼」的孩子。他的個性很溫和,所以通常父母不說他叛逆,但說他「固執」,因為他常有自己的想法,父母很難要他全盤接受大人的觀念。
可是,他自己覺得,他其實也不固執,因為他很多事還是會勉強配合,雖然想法不一樣。他認為,是因為他有個在父母眼中,很會看臉色、很討喜、很貼心,「很受教」的妹妹,他才顯得好像特別格格不入。
他想到妹妹,常想到一件小時候的事情。她很愛哭,但又喜歡黏著他,偏偏家裡的教育,就是要大讓小,哥哥要讓妹妹。所以他在組樂高,她就跑來搞破壞,她說因為她很無聊,他叫她走開,她就哭,然後他就被爸爸罵,說他這個孩子連妹妹都欺負,「將來會沒出息」,他爸連解釋都不聽。
不知道從幾歲開始,他想到這個家,就是妹妹逗爸爸媽媽開心的天倫樂,但是他一個人遠遠看著。爸爸媽媽都說,妹妹是家裡的開心果。妹妹很會利用自己的影響力,讓他遭殃,所以他坦承,他到現在還有點怕女生。很有趣的是,父母還跑來跟他說,他們絕對沒有偏心。只是因為他是哥哥,所以大家對他期望比較高。哈哈哈,小時候他還會被騙,長大之後只覺得好笑。
不過,說實話,他很感恩,因為被他爸爸媽媽忽略,他認為是好事。因為不理解他,所以就不太管他,他除了有點寂寞,其實很自由。所以後來他的志向,像是往學術界發展,讓他父母很驚訝,也才開始不隨意小看他。只是說,他父母的個性,不會因為這樣就改變什麼。爸爸對事情很有自己主觀的想法,媽媽基本上是附和爸爸,兩個人因此相處得還不算太差。
像是有一次,爸爸看了新聞,就開始要發表言論,「現在的年輕人,都不知道在做什麼…」。他怎麼會不知道他爸接下來要說什麼呢?已經從小聽到大了啊!
媽媽也在旁邊說,誰誰誰家裡的小孩,還沒謀生能力就想買很貴的手機…。他只是聽,眼神半迴避著,在心裡祈禱,不要點到他講話。
「來,你做為年輕人代表,你覺得爸爸講得有沒有道理?」
齁,根本是挖坑給他跳。他憑什麼代表年輕人?跟他個性不一樣的同學很多啊!而且,他爸哪有要問他的意思,就是要他肯定他爸的邏輯啊!
他露出為難的表情,慢條斯理地說,年輕人也有很多種…。他沒有完全肯定他爸的說法,也沒完全否定,下了一個開放性的結論。但是他爸沒辦法接受這樣的態度,他得到了一句話,「你這麼不會講話,將來是要怎麼教學生…」
妹妹就不同了,後來她坐下來,對爸爸的話點頭加微笑,然後把同學裡面,奇奇怪怪的例子都舉出來,氣氛活絡又和樂。但是一回頭,又說「其實像大哥就不會這樣,爸爸媽媽有在教有差…」,齁,一石三鳥,表面功夫全部做到。還好現在妹妹有自己的交友圈,注意力不在他身上了,他本來就比較活在自己的世界,兄妹交集有限,有空聊聊天而已。他還透過觀察妹妹,看到自己需要成長的地方,偷學了幾招。
所以他轉變了對妹妹的看法,他感謝有妹妹在,妹妹可以分散爸爸媽媽的注意力。如果爸爸媽媽都注意他,他可能會過得更痛苦,因為他們常要人接受他們的觀點。如果不是妹妹,爸媽大概會少了很多做父母的成就感,其實,他爸媽要的,就是要透過孩子讓他們自己開心,他們也希望被孩子接納,或者被喜歡吧!
孩子沒辦法選擇自己的父母,這他很早就接受了。不是說他父母不好,他們也給了他平順的人生,至少到目前為止是如此。他們不理解他,正向情感大部分也給了妹妹,這個部分,他曾經不能釋懷。現在已經知道,這只是人性,說不定他當父母也會是這樣。
如果從困境裡面學到越多,那困境就會變成讓一個人更好的教材,痛苦的成分也隨著漸漸淡了。
他的父母思辨能力不足,平常也很少閱讀,所以想事情很表淺。能夠接收的,也就是過於跳躍簡化的、情緒煽動式的邏輯,以及聽到開頭,就知道結尾的論述。
他現在說不上喜歡父母,也不討厭。如果他們不是他父母,只是路上經過的人,或者聽他們說話的方式,也不會想要跟他們有多一點的交流,互不干擾就好。所以,他也不會覺得一定要跟父母多親密,也不覺得現在這樣淡淡的有多不好,刻意堆砌情感對他來說反而不自然,他本來就不盲從社會價值。
「人的一生應該走進荒野,體驗一次健康又不無難耐的絕對孤獨。從而發現只能依賴絕對孤單一人的自己,進而知曉自身潛在的真實能量。」~村上春樹
他喜歡哲學、愛看小說,也知道這世上的家庭生活千百種。他或許不只是家庭的邊緣人,也是整個社會的邊緣人,看著一群又一群的人,抱著不同的意識形態相結合,相互取暖。先找好立場,才論是非,就事論事的態度,其實變得很稀罕。
以前權威時代,講理很困難,重點在擁護誰、支持誰。現在權威崩解了,講理還是難,重點在擁護與支持什麼意識形態。回到家庭,至少他的家裡,這兩種現象並存,爸爸講的要支持,某種意識形態要擁戴,潛規則其實很明白,妹妹一下就學會了,他卻過於執著要認同他覺得有道理的道理。
很多人,包括他,執著於某一套信念或權威,只是想要獲得某種安全感。很多人會預設,有一種理想的人,或者理想的家庭,所以一直拿想像跟現狀比對,所以活在不滿與失望之中,找不到出口。
標準答案被視為追尋的終點,可是,很少人去想:或許當下這一點,就是一種答案!
他很喜歡觀察他的父母互動,他的父母雖然也吵架,但他都不太擔心他們會離婚。通常是他爸大聲,他媽媽會慢慢安靜。偶爾他媽發脾氣,他爸就閃一邊去。他們兩個人很有默契,事情不一定解決,但是生活都還能繼續。
對比現在離婚率這麼高,說不定他們夫妻相處之道,認份過日子,不求什麼浪漫驚喜,反而來得更踏實,也經營了一個穩定的家庭。所以他也從他父母親身上學到,大家意見不同沒關係,知道吵完架日子要怎麼過,會比較要緊。
過去他在家庭裡怎麼樣,也不代表未來就會是那樣。有人就說童年陰影,讓孩子長大之後過得多痛苦,他覺得當事人當下面對過去的心態也很重要。都已經長大了,就要為自己負責任。不管當事人身上有多少問題,可以歸咎於父母,現在與未來,只有當事人能為自己的健康負責、為自己的心情負責、為自己的人生發展負責…
再怎麼責怪父母,自己長大了,就要自己負起照顧好自己的責任。只停留在責怪,那其實是逃避自己的責任。有人一輩子在尋求父母的認同,活在希望與失望的交界。如果可以自己認同自己,那會更有力量,也活得更自在。
社區心理衛生中心 x洪仲清臨床心理師 合作文章
轉載請註明出處,謝謝您的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