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到了,孩子卻不願意去游泳?!從幾個行為,關心孩子對於外表的感受與態度
夏天到了,孩子卻不願意去游泳?!從幾個行為,關心孩子對於外表的感受與態度
每年夏天孩子們最期待的就是去玩水消暑,但今年卻寧可在家看電視打電動。究竟是孩子不愛運動了?或者3C產品的吸引力太強?還是……孩子開始在意外表了?!
隨著年紀增長,孩子對於自己的衣著、髮型開始有主見,也逐漸花更多的時間來打扮,這是青春前期自然的行為。但有一些小警訊,告訴您孩子可能對外表不甚滿意:
青春前期開始,孩子對同儕的在意大大增加,而此時身體也開始產生一些變化,如果外表的成長速度與別人不同將會是一種壓力,甚至可能被嘲笑。例如:體型較胖、女孩太早和太晚開始長胸部、男孩太矮或太瘦小等等。根據2013年兒童福利聯盟的台灣校園關係霸凌現況調查報告,在被歧視的學童中,有61.2%的歧視來源於身材及長相。有些時候大人們會覺得外表乾乾淨淨的就好、學生不應花太多精力在打扮上,而忽略了外表在青春期孩子的人際互動上有不可輕忽的影響力!
每個人對於外貌的看法都是很主觀的,可能大家覺得某人身材很健美,她自己卻覺得很臃腫!而對於身體形象想法扭曲的極致表現就是產生厭食症與暴食症。厭食症患者會想出很多方法來控制體重,導致體重不足/營養缺乏,而其後又容易不能節制的飲食過量,即產生暴食的行為。可能合併產生情緒困擾、胃食道逆流、牙齒脫鈣、經期不規則等健康問題,對健康危害甚大。因此父母從青春前期開始,便要開始關注孩子對身體的感受與態度,並做適當的引導。引導要點如下:
改變中的青春期,帶著孩子與自己的身體外貌做朋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