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心理學—藍色收假日
陳弘儒 臨床心理師
面對長假的結束,您是否會提不起勁、悵然所失、把握著可以睡到飽的日子,盡情熬夜、狂歡、大吃大喝,然後在上班前一天晚上陷入懊悔和憤慨之中?沒有關係的,你不孤單,短期的週末後憂鬱稱為「藍色星期一」,長假後的倦怠則稱為「收假症候群」,這是我們共同的夢魘。
心理學家Jeroen Nawijn 發現假期前,決定出趟遠門和待在家中休息的人,在快樂感受上有明顯差異,那些計畫要出遠門的人們有比較高的期待和快樂感覺;但旅遊結束後,兩者的感受差距卻不明顯。若出遠門、享受豪華旅行不再是快樂指數的保證,什麼才會是我們於長假中真正得到緩解、充電的要素?Nawijn et al.(2010)研究發現,真正決定假期後是否感到快樂的是假期中是否真的覺得「放鬆」;所以,我們可以自問,這個假期真的放鬆嗎?究竟是出門旅遊的長假覺得舒緩?還是短短一兩天,能夠獨處於飄香的咖啡廳中閱讀,更覺得舒緩?相信你的感受會告訴你真實的答案。
不論你度過了怎麼樣的假期,收假前一兩天,分享幾件你可以做的準備: -
將旅程的收穫與觀點帶入未來的生活:我相信這個長假不論放鬆與否,都別具意義,不論喜怒哀樂,將這過程的收穫或感受寫在日記、卡片中,並成為未來生活的動力。
-
暖身、做計畫,增加對接下來工作的控制感:緩衝時間的準備可以消彌對開工的不安、並促進控制感,試著打開行事曆或電子信箱,把明天的待辦事項寫下,建議先記下隔天要完成的三件事情,告訴自己,明天起碼要完成這三個目標,其餘的可以再慢慢將它們安插於閒暇中。在這期間搭配運動、正常作息、平常的飲食,挑選隔天上班要穿的衣服、要吃的早餐,讓身體從關機到待機,並準備隔日的開機。
-
準備下一次的旅程:從前述的假期研究中,我們知道假期最愉快的,就是前面做計畫,準備展開旅行的片刻;相信現實生活中,你也曾安慰自己:「工作就是為了下一個假期/旅行」,事不宜遲,打開你的行事曆,為自己訂定下一次的旅程。
相信上述三個面對藍色星期一或收假症候群的方法,能夠讓你更有能量地迎接開工的日子。如果對你而言,休假與工作之間的感受總是大相逕庭,完全無法將正能量帶到工作之中,鼓勵你找可以信任的親人、伴侶、朋友、同事或是心理師談談,與他們聊聊你的心情與想法,這或許會是展開不同生活方式或不同職涯的鼓聲,它正引領你朝心之所向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