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咖啡哪有工作苦#7「你不冷漠,只是累了」-談同情疲勞的成因與因應方式

咖啡哪有工作苦#7「你不冷漠,只是累了」-談同情疲勞的成因與因應方式

    華人心理治療基金會 黃郁倩諮商心理師

 

筱晴是一位護理師,需要長時間接觸病患的負面情緒,同情他們的處境,並照顧他們的健康。

 

「我不想上班,好不想再看到這些病患了…」

「又哭了,還是當作沒看到好了?」

「看著這些因疼痛哀號的病患,我覺得好無力…」

「好恐怖!為什麼我會有這種想法?這不是護理師該有的行為…我好糟糕…」

 

  最近筱晴發現自己開始想要遠離工作,也害怕與病患互動。同事們也發現筱晴變得冷漠、疏離,不再像以前一樣會溫暖的打招呼、關懷病患。

---------------------------------------------------------------------

  面對正經歷悲傷、難過事件的人,許多人會本能的同情對方的處境,能夠感同身受對方所經歷的苦難,也會想著可以如何減輕他們身上的悲痛,人們因為有這項溫暖的能力,能成為他人悲傷時的守護者。

  然而許多職業需要長時間暴露在負向的事件或情緒中,不知不覺可能讓自身的情緒調節機制超出負荷,而出現「同情疲勞」(Compassion Fatigue)的症狀。如同故事中的筱晴發現自己儘管想參與其中,卻無法付出更多的同情心,開始對苦難的人事出現淡漠、疏離的情緒,也對助人這件事感到疲勞,甚至對自己的無能為力感到失落。 

 

什麼是「同情疲勞」(Compassion Fatigue)?

  同情疲勞指的是在長期付出關心或照顧他人的過程中,經歷過多感同身受的負向情緒,導致身心透支、情緒感受力減弱,最終對眼前的狀況感到麻木、淡漠,難以展現同情或關懷的能力;這種現象也被稱為次級創傷(secondary traumatic stress)或替代性創傷(vicarious traumatization),因為是助人者接觸他人的創傷事件後,所產生的身心反應。

  同情疲勞的現象常見於醫護人員、救難人員、心理師、人資等需要長期與受助者有強烈情緒連結的人。常見症狀如下:

身體疲憊:感到精疲力竭,可能出現頭痛、肌肉疼痛、失眠等。

情緒變化:出現情感麻木、煩躁、憂鬱等情緒問題。

人際疏離:人際關係變的退縮,與他人疏遠。

注意力不集中:難以集中注意力、判斷力變差,工作效率下降。

消極態度:對工作或生活持消極態度,感到厭倦或無望。

 

如何預防或因應同情疲勞

保有覺察及辨識同情疲勞的能力

  時時保持覺察,並擁有辨識同情疲勞的能力非常重要。這包括對自己的情緒狀態和工作狀況進行定期的自我評估,例如:檢視自己是否出現同情疲勞的症狀、了解自己的工作能力能否處理眼前的事件,是否超越能力所及。保有這種能力可以幫助我們及早發現問題並採取適當的措施,以避免同情疲勞對我們的心理健康造成不良影響。

 

創造同情滿足的機會

  在助人工作中,雖然有許多辛苦與難過的經驗,但也有機會在助人的過程中感受到快樂與成就感,這樣因助人而感受到的正向情緒即同情滿足(compassion satisfaction)。若將注意力放在工作中的正向感受或成功經驗上,可以增強對自己工作能力的信心,減輕工作壓力,提升同情滿足。

 

放下身為助人者的職業包袱

  許多助人者將付出關心、幫助他人解決問題視為自己的使命,因此在面臨困境時往往不敢向外求助。他們會擔心社會觀感不佳,也會將其視為個人能力不足的象徵。然而,意識到自己的時間、精神和能力都是有限的,無法滿足所有人的需求,是很重要的。這種想法有助於我們放下對於助人者全能的想像,從更現實、客觀的角度看待自己的能力和責任,可以幫助我們寬容地對待自己和他人,避免過度負荷和同情疲勞的發生。

 

有界限的關懷與協助

  助人者提供關懷及協助時,也可以嘗試信任對方是有能力克服困難的,不將個人完全投入到對方的問題中,承擔所有的責任。李開敏教授曾說:「陪伴不是接過對方的痛、背在自己身上,而是伸出自己的手,讓喪慟的家屬知道有人同行。」支持、陪伴對方並非想盡辦法評估、解除對方的傷痛,承擔所有讓對方好轉、復原的責任,而是伸出手、坐在他們身邊,讓他們知道「我會與你同行,你不孤單」。


助人的同時,別忘了擁抱疲憊的自己

      人們面對身處悲傷、失落的人時,常會本能的同情對方的處境,能夠感同身受對方所經歷的苦難,並設身處地的為對方找尋解決方式。然而當人們長期過度投入情感或精神於負向事件中,即有可能導致身心失衡,進而產生同情疲勞的現象。因此在照護他人的同時,別忘了也要照顧好自己,累了不需要懊惱,這是很正常的過程。重要的是,我們要學會接受自己的侷限,適時尋求他人的支持,並維持身心健康,如此才有足夠的精神守護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