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總是我?-以「投射性認同」解析職場人際互動
臺北城市科技大學 陳佳敬諮商心理師
飄泊職場的阿明
今天是阿明到新公司報到的日子,前份工作的同事愛搞小圈圈、在主管面前爭表現。這次找了類公家體系,大家薪水一樣,應該不會再遇到那些無聊的事吧!
到職頭一個月,同事的友善、主管的包容讓阿明覺得自己來對地方。第二個月開始,上完各種教育訓練、準備獨當一面好好大顯身手的阿明,卻發現主管對自己講話好像越來越不耐煩。
每當有問題去請教主管的意見,常常被反問「那你的看法是什麼」、「講重點」。而同事訂飲料、聚餐,也不會再問自己要不要一起、時間到就結單。
阿明向好友訴苦,明明成績一直很好,偏偏唸碩班時過得異常辛苦。論文都照著指導教授說的方向認真修改,教授卻好像更喜歡沒那麼認真做研究、成天嘻嘻哈哈和大家打成一片的同學。
當阿明再次被主管叫進辦公室,指出簡報數據有誤要改、論述缺少特色,他豁出去似地在辦公室質問主管為什麼總是針對他、同事也排擠他!他唸研究所時就被排擠過,所以對別人的反應很敏感。
最後,阿明再次黯然離職。阿明發生了什麼事?
解析:共同演出的「投射性認同」
「投射性認同」是客體關係學派的專有名詞,指一個人的行為舉止不自覺地「誘使」周邊的人做出相應的反應,而他人的反應又再次映證了自己原本的預設。
以阿明的例子,他原本的預設可能是「怕被拒絕,因此做人處事小心翼翼」。所以不論是求學還是職場,總是以上位者(或掌權者)的意見為主、顯少表達自己的看法。也因為覺得自己不會講話、怕冷場,故同事們的聚餐也多半婉拒。
但其他人怎麼看阿明呢?絕大部份的人無從瞭解他的擔心、害怕被拒絕的內心世界,只看到他似乎有意和大家保持距離,沉默寡言不知道在想些什麼。幾次約聚餐、訂飲料他都不跟,同事們推測自己帶便當的阿明應該是養生派、不喜歡吃這些,索性也不再問。
阿明的投射性認同若不喊停,換個環境只是其他角色換人演,身為主角的阿明依然不斷經歷著相似的劇情。
諮商:許自己一個新的開始
離職後的阿明,因緣際會之下嘗試諮商,印象最深刻的是和心理師分享「同事都不問自己想不想訂飲料、是不是被小圈圈排擠?」心理師似笑非笑地說:「如果是我,可能要有讀心術才知道你今天想不想訂飲料?」
心理師的回應一時讓阿明有些錯愕,持續討論後,阿明發現自己確實比較被動、等待別人做決定。藉由一次次的諮商,阿明瞭解自己是怎麼帶著「過去」的經歷和「現在」的同事互動。
「只聽不說、敬重老師長輩」,他想起過世的阿嬤在小時候經常對自己說:「囡仔人有耳無喙。」(小孩子有耳沒有嘴巴,意指少說話、乖乖聽話)。因此大學前以考試為主的求學環境中都很適應,但到需要提出想法的論文、製作簡報,卻渾身不自在。在人際關係中也因害怕被拒絕、擔心他人對自己的看法,總是不自覺與人保持距離。
隨著阿明整理自己的想法、沉澱自己的喜好與能力,他不再受限公司形態,而是針對工作內容找到一份實驗室的職位。也懂得欣賞在聚餐場合插科打諢、講笑話的業務部同事互動模式,面對同事的邀約與閒聊也不再小心翼翼的保持距離;比起發言更喜歡聽別人說話、有毅力、仔細地重覆做實驗的自己,也很好。
臺北市諮商心理師公會 關心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