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咖啡哪有工作苦#6別讓「職業倦怠」消磨你的熱情和自信心

咖啡哪有工作苦#6別讓「職業倦怠」消磨你的熱情和自信心

華人心理治療基金會 黃郁倩諮商心理師

 

卷岱每天下班只想窩著沙發上,什麼事也不做..

「明天又要上班了,好痛苦…」

「我捨不得睡,因為睡醒又要上班了…」

「我現在都不知道每天上班在做什麼,感覺工作好沒意義」

「我現在就是過一天是一天…」

「為什麼人類要上班?」

卷岱每晚都會冒出這些想法,就算周末和朋友、家人見面,也會不斷碎念這些話,大家都知道這份工作好像讓他失去活力與快樂。

…………………………………………………………………………………………

職業倦怠是什麼?

  世界衛生組織(WHO)將職業倦怠(burnout)列入了國際疾病分類(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Diseases,簡稱ICD)中。這一決定旨在提高對職業倦怠的認識和重視,並促使政府採取更有效的措施來預防和處理職業倦怠。職業倦怠主要表現為三大症狀:

感覺精疲力竭:持續感到身心疲憊、缺乏動力和精力,即使休息後也難以恢復。

⚫對工作感到疏離或冷漠:失去興趣和投入,對工作職責和目標抱持冷漠態度,甚至產生負面情緒。

⚫專業效能降低:工作表現下降,無法達到正常水平,容易出現錯誤或效率不佳的情況。

 

為什麼會職業倦怠?

一、職場環境與工作內容

⚫內容單調乏味:工作內容重複且單一,缺乏挑戰性或變化,容易讓人感到厭倦。

⚫環境不滿意:工作環境的噪音、光線、溫度等因素,無法讓人舒適的辦公,容易影響工作效率和情緒。

⚫角色不清晰:不清楚自己在工作中的角色和職責,容易產生困惑和壓力。

⚫人際關係問題:與同事或主管之間的關係不融洽,工作氛圍緊張,會影響工作滿意度和情緒狀態。

⚫職業發展困境:感覺自己的職業前景不明朗,容易讓人感到沮喪和失望。

⚫工作價值觀不符:公司或主管的理念與個人價值觀不符,內心感到衝突和矛盾。

⚫工作過度負荷:承擔過多的責任,或長期執行超出自己能力範圍的業務,容易導致身心俱疲。

⚫缺乏成就感:長期缺乏成就感和肯定,會降低工作動力和滿足感。

 

二、免疫系統失衡

  當我們長期暴露在壓力環境、且忽略自己的感受,將導致免疫系統悄悄失衡。身體會透過一些反應,向我們發出職業倦怠的訊號。例如:多巴胺受到抑制,降低人們工作動機和滿足感、壓力荷爾蒙-皮質醇持續升高,導致焦慮、憂鬱、記憶力衰退,這些症狀都會影響工作動力及情緒狀態。

 

三、將個人價值投注於職場

  若我們將工作視為衡量自我價值和成就感的主要來源,花費大部分時間和精力在工作中,容易有過度投入的狀況,導致因為表現不如預期,讓自己陷入自我懷疑及挫折感中。另外,麥肯錫曾針對職場女性的調查報告指出,女性(42%)比男性(35%)更容易經歷職業倦怠,因部分職場仍存在性別不平等的狀態,許多女性得不斷證明自己,以獲得更多的認同與升遷機會。

 

四、工作與生活無法切割

  通訊軟體的發達,讓人們可以隨時隨地聯繫彼此,然而這樣的狀況若在職場中,將使我們難以切割工作與個人生活,下班不代表工作結束,只是換了一個工作環境。永遠沒有下班的一天,使我們缺少了修復心理健康、大腦疲勞的時間,隨著時間推移,也可能伴隨著腦霧的現象,只能做一些「無腦」的活動,反而更難以專心工作,落得工作效率低下、身心俱疲的處境。

 

如何避免職業倦怠?

一、創造工作中的休息站,轉換心情

  刻意在工作中安排一個5分鐘的空檔,可能是聽一首喜歡的歌、站到窗邊看看戶外的景色、走出辦公室呼吸外面的空氣,或是進行正念冥想減緩大腦的疲勞感。幫助自己跳脫沉重的壓力,放鬆心情,找回活力。

 

二、跳脫舒適圈,勇敢改變

  有時候面對分配不均的工作、不喜歡的職場環境、看不見未來的工作發展,我們很容易掉入「反應了肯定沒用」、「工作就是這樣」、「換工作說不定也只會重蹈覆轍」想法。這種無法改變的無力感,限制了我們的可能性。改變是一個持續且漸進的過程,需要時間及耐心,所以千萬不要放棄向主管反應你的想法,也不要輕易妥協你對工作的理想,雖然需要漫長的時間才能看見效果,但過程中你會漸漸知道你是有選擇的,不再無助。

 

三、重新框架壓力,將瓶頸專業化

  心理學家薩提爾曾說:「問題總是在的,問題本身並不是問題,人們如何去應對問題才是問題。所以我們處理問題方式不同,問題也就不同了。」職場中有多元的困境,或許可以從中加以分類,並依難易程度排列,從最容易的著手解決,或許可以思考是否能夠專業化,讓這個領域成為你的技能或是你在團隊中的優勢。調整看待壓力的態度很重要,當你認為壓力都是負向、無法改變的,會讓你感受到沉重的無力感,也會讓你失去投入工作的動力,但若你將壓力視為能夠克服的挑戰,它將有機會讓你找回對工作的掌控感與希望感。

 

四、接受限制,保護自己

  接受自己的限制並不意味著放棄追求更好的自己,而是在追求目標的過程中避免過度勉強和疲憊,保護好自己,才能有體力、精神走得長遠。理解自己無法做到一切,客觀的看待他人的要求,學會適時地調整和管理自己的期待,用更健康、更有效率的方式工作和生活,能夠減輕工作壓力,提高工作滿意度。

 

職業倦怠是個轉機,相信自己的感受

  職業倦怠的症狀可能會影響到個人的工作表現、身心健康和生活品質,與其說服自己職業倦怠是職場常見的現象,或許可以給自己一個機會,正視目前的壓力與困擾,嘗試學會信任自己、調整工作方式、改善工作環境、學習壓力管理等方法,讓壟罩生活的倦怠烏雲能透入一絲希望的光芒,帶你一步步重拾溫暖與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