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息與罪惡感:照顧者的馬拉松比賽
文山職能工作坊 蒙宛筠臨床心理師
工作上與身心障礙者(例如:思覺失調症、失智症…)的照顧者聊天時,常會遇到一個普遍的問題:當照顧者終於安排出一些寶貴的休息時間時,卻因罪惡感和自責感而無法真的放鬆下來去放假。這種情況導致休息結束後仍感到疲憊不堪,甚至害怕再次安排下一個休息時間。另一個常見情況是,照顧者在休息時也不敢讓周圍的家人知道,因為擔心會引來旁人不必要的責罵或誤會。來自於對照顧者角色的期望感,使很多人都認為照顧者不應該「浪費」時間休息,應該全心全意地投入到照顧工作中,彷彿自己若不全心投入,就會被視為犯下了一個很大的過錯。
照顧者的罪惡感通常來自兩方面,首先是對被照顧者的責任感和擔憂,除了認為自己需要對被照顧者無微不至的照顧外,另外更擔心、害怕被照顧者再度出意外;其次是社會上對照顧者角色的期望,一種「犧牲奉獻」的形象常常讓照顧者感到自己不能有自己的生活和需求,以致於單身未婚的人常被視為擔任照顧者的優先人選,但客觀的來說,照顧責任是需要共同承擔的,每個人有權利並需要休息,那麼該如何克服罪惡感?
克服罪惡感的4個策略:
接受休息的重要性:休息不僅僅是照顧者的權利,也是維持照顧能力的必要條件。只有照顧者自己處於健康和穩定的狀態,才能提供更好的照顧。
建立支持系統:各縣市衛生局、醫院、家庭照顧者關懷總會都會為照顧者們定期舉辦「家庭照顧者支持團體」。在這裡可以找到同樣處境的照顧者,同時在專業人員的帶領下,能夠提供理解並實際的支持和建議。
專心執行自我照顧:照顧者需要為自己設立界限和實施自我照顧計劃,包括定期的休息時間、運動、健康飲食和足夠的睡眠。該休息時就專心休息,也可以安撫自己:「我現在必須休息,才能有精神照顧他,所以專心享受」。
改變社會觀點:社會上對照顧者的期望需要改變,照顧者應該被當作是值得尊重和支持的角色,而不是只是無條件的犧牲和奉獻。被照顧者的能力許可下,也會需要學習去承擔自己不配合照護時的後果,並非照顧者一昧的協助收拾殘局。
最後,克服罪惡感和自責感是一個漫長而個人化的過程。照顧者可以允許自己有時間和空間去理解和處理這些情緒,同時不要忽略自己的健康和幸福,必要時可以尋求心理師的協助,幫助自己釐清思緒,獲得內心真正的答案。請務必把這段路看成是跑一場長途馬拉松,中間需要適度的休息,你才能跑的長久也不會倒下,期待我們跑完後,還有體力和心力回頭照顧好自己的,我們都值得好好被珍惜和對待。
台北市臨床心理師公會 關心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