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走過無法預測的別離---淺談親友驟逝的心理調適

走過無法預測的別離---淺談親友驟逝的心理調適

華人心理治療基金會 汪家伊諮商心理師

 

    「國峻, 我知道你不回來吃晚飯,我就先吃了,媽媽總是說等一下,等久了,她就不吃了...一年了,你都沒有回來吃飯...我們知道你不回來吃飯;就沒有等你,也故意不談你,可是你的位子永遠在那裡。」----  《國峻不回家吃飯》

  作家黃春明在長子逝世一年後,以此詩道出面對至親離世,既思念又沉痛的心情。身旁的親友驟逝,尤其是毫無預兆的死亡,像意外、他殺、自殺、災難或戰爭,會比自然因素的死亡,更令人難以接受。

  「創傷性失落」指的就是個人同時經驗到「創傷」與「失落」,當人們面對毫無預兆的喪親事件,個人的內在世界會像是受到猛烈的撞擊,不僅是衝擊對生活世界的相信---相信世界是安全、可靠、穩定且可以控制的;也衝擊個人與他人安心互動的能力,同時會出現創傷反應---重歷情境、睡眠困擾、逃避失落相關的回憶,這樣的狀態,會令哀悼歷程更困難走完。

 

走過無法預測的別離---若身處於無法預測的喪慟經驗中

關照感受

  面對親友驟世,多數人在第一時間容易感到麻木、迴避面對感受,或困擾於難以掌控的哀傷侵襲。可恐懼、擔憂、害怕、內疚、羞愧、憤怒與哀傷,與慈悲、感恩、愛、喜悅以及希望相似,都是一種訊息的傳遞,告訴我們此刻的狀態是什麼,帶領我們找回與自身的連結。關照自身感受,也嘗試讓自己慢慢的體會,感受想要傳遞的訊號。當我們越能夠接納感受,就越能夠處理與面對,而不是被感受所掌控。

穩定連結 

  「我會不會造成別人的負擔?」、「沒有人可以理解我經歷過什麼!」、「別人老是聽我說的事情一定會感到很厭煩」,向家人、朋友、長輩、同事尋求安慰時,可能會有所擔憂、並感到不自在,那也沒關係!接受自己有時想獨處,也給自己時間去接受他人的關懷與支持。若實在無法跟人互動,也可以尋找相關的書籍閱讀,或走出戶外,感受自然。漸漸你將會看見,衝擊性的失落事件並非生命常態,生活世界的安定與規律仍有跡可循。

面對失落

  無論是用文字、照片或是活動,建立一個屬於自己的哀悼空間,為自己創造一些儀式性的行為,讓自己能好好的釋放對逝者的思念、傾訴、情感與敬意,延續與逝者的連結。情感不會因死亡而消磨殆盡,而會轉化成另一種形式的存在,支撐著留下的人。

自我賦能

  沉浸在失落與哀傷中令人疲倦又無力,但生活不會一直是這樣,無論是起床時感受到些許的不同、或是願意談論自己的狀態,還是能重新感受生活中的一絲安定與平靜,嘗試看見自己的進步,就算微小,一點一滴的進展,都是幫助重新找回自身能量的積累。

 

成為溫柔的支持---若你是喪慟陪伴者

傾聽代替善意的慰藉,理解並給予尊重的空間

  面對突如其來的悲慟,多數人都會感到惶惶不安,下意識地想隔絕沉重的感受,此時說出的慰藉如:「別想太多」、「不要難過」、「要看開一點,早點放下」,聽在面臨喪慟的人的耳中,卻猶如一種壓迫---好像他們必須要快速地丟掉自己的感受,忘掉沉重的事情,才是「好」。但每個人面對親友驟逝的經驗都是獨特的,難以用時間量化復原的程度,旁人亦困難完全體會。

  儘管如此,我們還是可以在自己能夠承受的限度內,做一個溫柔的陪伴者---不批判、不建議、不催趕他們從傷痛中走出、不讓過多的語言,掩蓋掉沉重的傷悲。傾聽他們對逝者的思念、渴望、憤怒、自責、愧疚與罪惡,給予可以哀悼的空間,能夠且願意聽著,就是最大的支持與理解。 

 

人不在,但愛會留下

  其實,我們的哀傷、思念、渴求都是一種愛的表達,人不在,我們仍能保持著對所逝之人的情感,只是展現形式不同。允許自己思念,也允許時間轉化哀傷的表現,這些深刻又鮮明的感受,都是我們曾在彼此生命中交會的證據。

 

臺北市諮商心理師公會 關心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