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療傷心理學-關於死亡的最後八堂課#第五課:子女陪伴篇

滿滿幸福心理諮商所 吳辰禹諮商心理師

 

  「兒子,爸爸會搭後天的班機回台灣,因為這幾天在國外都會想到跟你媽媽出國玩的回憶,我來荷蘭的這五天沒有一天是睡得好的...,總覺得這樣下去不行 所以我想回台灣,讓自己冷靜一下」

  「好…我知道了,老爸你再把回來的時間告訴我,我跟姊姊去機場接你」,兒子掛掉電話以後,臉上露出了擔心的表情,因為他原本以為爸爸能夠在這趟歐洲旅行中,平復媽媽離世帶來的傷痛,但爸爸突如其來的消息,讓兒子措手不及,他不經開始思考爸爸回來後該如何陪伴他。

 

一、「看見父母的情緒與行為」

  「自從你媽媽走了以後,我都睡不好」、「如果可以的話我希望可以代替你媽媽離開」、「我沒事,讓我一個人靜一靜就好」,父母可能有不同的情緒反應,這些都是可以被接受的,因為每個人面對悲傷事件的反應都不一樣,有些人可能會不斷哭泣、害怕、恐懼,甚至作惡夢,子女可以觀察父母的表情、行為,並且與父母過去的生活習慣作為對照,了解父母現在可能的狀態。

 

二、「收拾遺物與回憶」

  「以前買早餐都是買兩人份,我到現在還是適應不了」、「總是他先洗澡,我才會進去洗澡,但現在…」、「以前吃飯總是四個人,現在看著空下來的位置,我的心裡總覺得…」

  在伴侶的離開後,當事人的心理狀態需要經歷一段時間的復原,「物理環境」在復原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子女可以給予陪伴,多花時間與父母相處以外,可以從「整理往生者的物品」來協助父母建立宜居的物理環境,兩種方式如下:

  1.眼不見為淨:此類型的狀況容易發生在,子女擔心當事人觸景傷情,所以會希望把所有的東西都清空,甚至會將物品丟棄。

  2.原封不動:將原有的起居環境保存完好,就如同過往,是當事人最熟悉的生活環境,不過也需注意原本的生活環境會不會影響當事人。

  沒有最好的整理方式,只有最適合父母的整理方式。子女可以依照父母的希望去整理家中環境,再根據實際狀況去調整。

 

三、悲傷不再是禁忌「當我們一起走過」

  「爸…其實我也很想媽媽」

  子女並不只是照顧者,同時在家人離開的事件當中也是經歷傷痛的人,子女很容易遺忘自己也是悲傷的、或者擔心展露出悲傷會讓父母更難過。不過父母也容易有相同的想法,因而不敢在子女面前表達悲傷。在心理學研究中,針對在關係中感受到類似的經驗、想法、反應和生活經驗時,會有一種稱為「普同感」的感受。「普同感」的產生會讓人有一種「啊!!他懂我」的感覺,進而減少孤單的感受。因此適時的表達悲傷,或者與父母一同傾訴悲傷,反而有助於父母面對失去另一半的悲傷。

 

四、靈性寄託

  「我昨天夢見媽媽來我的夢裡面,她笑著跟我說她在那個世界過的很好,她希望我要好好的生活,也要好好的照顧你」

  <死和生不是對立的兩極,死是以生的一部分而存在著。>—— 村上春樹 

  當親人離世後,家庭中的成員有時會夢到亡者來拜訪,就如同悲傷可以討論也不是禁忌一樣,可以與家人分享所夢、所見,在遭遇到喪親之痛時,如果有信仰也可以尋求信仰的協助,例如:去教堂禮拜、去廟廟拜拜、念經文迴向…等。以不影響生活前提的尋求靈性寄託,在處理悲傷歷程中可以讓家人與亡者維持連結,也能緩解悲痛對家庭的影響。

 

五、擔任「身心守門員」

  若父母是非預期性的死亡而離世的,如:車禍、火災、自殺等情形,遺留的親人是需要子女迫切注意的,在後續的悲傷反應中會有高機率經歷到以下五種急性悲傷反應:

1.免疫力下降,感冒、腸胃不適、拉肚子等。

2.死亡畫面的閃現,腦袋中如電影般播放、想像亡者逝世的畫面。

3.罪惡感,認為自己對於往者的死亡需負責任。

4.敵意,莫名的生氣或者對於周遭的事物戒備。

5.脫序行為,尿床、脫褲子等退化反應。

  上述行為若持續一個月以上,則根據父母狀況跟父母討論,如果悲傷反應仍持續,則須尋求專業醫療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