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總有一天要說再見--- ---談談預期性哀傷

總有一天要說再見--- ---談談預期性哀傷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全觀心理健康中心 沈晏羽臨床心理師

 

  接獲親人或朋友可能死亡的那一瞬間,不論疾病或是意外,面對周遭親友的離開,就像是生命的一部分被連根拔起,唯有死亡才能讓我們意識到原來世界的一切是可以瞬間消逝,生命與死亡的界線原來是如此的薄弱,好似可以穿透一般。在罹患重病的過程中,我們都知道死亡一定會到來,但卻無法確知什麼時候,而在等待的過程中,身體、情緒、想法及行為可能會出現變化,稱之為預期性哀傷(Anticipatory grief)。

 

何謂預期性哀傷(Anticipatory grief)?

  預期性哀傷這個概念由Lindemann(1944)提出,起源於第二次世界大戰士兵的家屬,因為他們預期親人可能在戰場上戰死,而經歷了如親人死亡的悲傷反應;悲傷反應包含:沮喪、提高對死亡的注意、檢視親人所有可能死亡的形式,以及預期往後可能需要的調適模式等。

  從預期性哀傷反應中發現,照顧者在面對末期病人即將過世前,也會面臨類似的哀傷反應,對於即將到來的死亡和失落,會出現身體或情緒上的轉變。以下為常見的預期性哀傷反應:

1.生理反應:

哀傷情緒對生理的影響包含睡眠習慣改變、心臟方面的疾病、呼吸困難、進食狀況改變、記憶力減退及體重減輕等。

2.情感反應:

即便家屬知道死亡是不可避免的,但在面臨即將到來的死亡,仍會出現否認、震驚、悲傷、思念、不捨、焦慮等負向情緒反應。

3.認知反應:

許多家屬在得知親人即將死亡,一開始會先出現許多疑問,包括:對疾病嚴重程度的了解及親人離開之後的調適等,最終因死亡逐漸逼近,照顧者可能會出現逃避或是被迫無奈面對的狀態。

4.行為反應:

面臨死亡的情緒跟想法也會改變因應的行為,例如:與病人間的相處會改變、溝通型態轉變、出現社會退縮行為、對日常生活不感興趣、冷漠,或是變得異常憤怒等等。

 

  綜合上述預期性哀傷反應,長期下來不僅會造成身心負荷,導致身體疾病及症狀,也可能會引起巨大的壓力或創傷反應,對不確定的未來感到害怕。

面對預期性哀傷固然會出現負面情緒與難受的感覺。除此之外,預期性哀傷也會使我們與周遭的人有更多的連結,甚至在死亡到來前能夠試著適應死亡帶來的變化,預先做準備。也能在家人或朋友真正離開之前能夠有機會完成「四道人生」:道謝、道歉、道愛、道別。

 

當死亡真的到來

  人類在面對生命中的死亡與失落時,有千百種不同的哀傷反應,也因此有許多有關哀傷歷程的理論,但不論哪一種,哀傷反應都是因人而異,每個人採取的因應方式都不盡相同,只要採取的因應方式不會傷害到自己和他人,且在一段時間後,能漸漸適應新的生活狀態、重新投入到新的關係當中,轉化與逝者間的關係,將此作為人生中的養分,這都是一個順利因應哀傷失落的歷程。但如果在過程中哀傷失落的反應大到已經影響到日常生活及功能時,就需要尋求專業醫療人員的協助,以期回到日常生活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