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中那些你我都有過的憂鬱感受#2
長大成人的我們,記得抱抱自己的內在小孩-童年情感忽視
力人心理治療所 許瑜庭諮商心理師
*為保護個案隱私,文中所提及之個案,可辨識個人身份之資訊如性別、關係、事件等皆經過改編與調動,非指特定的個人。
「依附關係」、「創傷」這些詞彙我們並不陌生,你知道它有可能引發成年後的憂鬱嗎?
從小被忽視的小秀
小秀的父母關係不睦,許多需求也常被漠視,有時候跟媽媽說:「我餓了~」,比起充滿關懷的詢問「想吃什麼呀~?」,時常都是頭也不抬、語氣冷淡的「自己處理。」,甚至有時還會被責備「都多大了,媽媽不是有給妳錢嗎?妳難道不會自己處理嗎?」,父母對於小秀的需求總是敷衍回應、或是充耳不聞;成年後的伴侶關係中,小秀常常被伴侶像物品般「放置」,在外約會的次數屈指可數,兩人也鮮少一起做開心的事,在家時兩人通常都是懶洋洋躺在沙發一整個下午各做各的,鮮少有情感的交流;小秀其實時常感覺不快樂,卻同時有一種奇異的感覺:這樣的相處模式讓她覺得安心、可預期。
在朋友們勸說下,小秀離開這段不開心的關係,但內在的空虛、孤獨、憂鬱卻揮之不去,不論是跟朋友聚會,回家探望媽媽,或工作的時候,小秀仍然難以感到快樂。
獨立早熟的阿哲
阿哲的媽媽一手拉拔他與弟弟長大,由於爸爸在他的生命中一直是缺席的,養成了阿哲獨立又早熟的個性。國中開始打工、高中開始離家就學,出社會後也一直在距離家鄉數百公里的台北工作。
阿哲具備相當的專業知識及能力,自創公司且經營得有聲有色,但他一直覺得內心空空的,需要透過大量的菸酒來填補。他常自嘲自己沒有朋友,也覺得自己不值得擁有。儘管在公司和大家相處愉快、生活中人際也沒有太大的障礙,但有時候突然襲來的孤獨感,讓他沮喪得在街上哭出來,想到未來也讓自己非常絕望。
--
兒時的情感忽略會影響成長後的各種關係
近年來學者與助人工作者對於依附創傷、複雜性創傷等議題有許多研究討論,發現在兒時經常被情感忽視甚至遭受虐待(身體或精神皆是)的孩子,常會本能性地覺得自己缺乏價值、不相信有人愛自己、對未來充滿茫然、對生命抱有濃厚的無意義感等等。
而有時候我們可能會好奇,一直以來都過著類似的生活,「為什麼是現在」才跑出這些憂鬱、失落的情緒呢?
或許作為孩子的時候,我們的目標就是「活下去」,我們不得不努力因應問題、適應環境,就像努力把自己的需求縮小、忽視以後,就比較感受不到飢餓與需要;但在進入伴侶關係或生養孩子後,因為是與鍾愛之人最親密、最靠近的時候,此時與父母最深刻的議題往往也會重現,使人相當挫折。
而「憂鬱情緒的產生」成因有非常多,有時端看所處環境是否能給予充分的支持,例如遇到好老師、貴人等,重新灌溉本來就快要枯萎的植栽,漸漸修復這些創傷經驗;以及一直以來因應的方式是否到了極限、不再適用,比如有的人持續奮發向上,考取第一志願,卻在大學或出社會後遇到全新環境下,發現原有因應方式無法應付環境的挑戰,此時會較不容易感受到自己的價值。
有時候憂鬱情緒也與自己如何看待這些經驗有關。當我們回顧過往,發現自己原來是被壓迫、被漠視需求的,哀悼與療癒之路才會就此開始。
--
覺察自己的感受,擁抱接納、不去批判,並適時找信任的親友或專業人員聊聊
有些人,或是我們自己,在感到情緒跌至低谷、提不起勁時,不一定就是得了憂鬱症;在情緒低落的狀態下我們或許仍可以把工作、學業狀況處理好,即便自己可能覺得表現不好、不夠負責,也還能繼續維持家庭、友伴關係,卻常常覺得心裡缺失了什麼。而這種感覺可能很難向別人描述清楚;當我們發現自己有這樣的狀態時,可以先試著慢下來看看自己內在發生了什麼?即便不一定有答案,並且去面對自身的感受也並不容易,但我們可以先學習不去論斷自己的狀態,例如:我就是太閒才會想這麼多、我是顆爛草莓、別人都可以過得很好只有我不行、比我慘的人多得多了……。試著跟這些想法對抗,反過來去重視自己的「感覺」,感覺可以指情緒,也可以實際指身體不同的狀態,例如胸口悶悶的、隨時快哭出來、好像天旋地轉……,在有這樣的察覺以後,鼓勵自己可以尋求信任的親友或專業助人者協助,聊聊這些感覺、重新定義在自己身上發生過的事,也許會發現你並不孤單,也並不特別脆弱不堪。
生命中這樣的感覺可能常伴左右,有的人會發展自己的興趣來安撫、化解這些空虛憂鬱的感受。有的人平時在工作的時候兢兢業業,休假時喜歡去當園丁碰碰花草,或參加音樂會;也有的人喜歡接觸山林、規律運動等,這些都是有科學證據支持,能快速恢復心理能量的方式;當然,若覺得自己無論怎麼做還是無法排遣這些空虛、失落的感受,情緒波動越發頻繁,睡眠、飲食等日常作息明顯地失控,仍建議可以尋求專業協助,好好整理與定義自己發生什麼事、讓專業的人員陪你一起找到方法來改善現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