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討人厭的負面情緒,請不要討厭他#3 Emo (情緒化)錯了嗎

討人厭的負面情緒,請不要討厭他#3 Emo (情緒化)錯了嗎

古意心理諮商所 詹蕙宇心理師

 

  上一次提到我們標示情緒的方式會造成的影響,這次要討論的是:如何看待「自己會有情緒」這件事情對我們的可能效應。

當作是對上篇文章的複習,我們一起來想一下,通常大家對於「有情緒」、「情緒化」的標記和聯想會是什麼呢?

  • 小時候可能會被說「這樣發脾氣沒大沒小」:表露情緒是一種不應該、不好的表現。
  • 當用「情緒化」描述一個人時:情緒起伏大、表現明顯、喜怒無常捉摸不定、性格不成熟甚至難搞 這種人感覺不太好靠近,連自己通常也會不太敢靠近這樣的人
  • 「蛤這樣就生氣了噢...」:「怎麼這麼小氣」→當自己表現在意、在乎時好像顯得自己很弱→擔心別人對自己的評價,怕被看不起、貼標籤

  不知不覺像粽子一樣連起過往的一切:之前表現情緒時曾被如何對待、對方當時的臉部表情、言語,甚至是造成關係上的失落與斷裂…等,「登登登」!這些想法讓大腦偵測到威脅、警報響起、保全系統啟動,再發展下去實在太可怕了…這樣的過程在不知不覺中形成「有情緒=我emo、情緒化=我有問題=_______」這樣的結論。最後會發生什麼事,大家不妨自行填空,就可以大致理解:光承認自己有情緒就是這麼可怕的事,更別說要去理解和處理了。

 

不過有情緒,真的錯了嗎?

 

讓人困擾的不是情緒,而是情緒讓我們做出的行為

情緒很討厭的錯覺一:情緒反應=情緒表達

  • 情緒反應:你的感受

發生在內在,就像身體接收到刺激會產生知覺,有人打你的時候會覺得痛一樣,是自然的反應,被罵的時候會覺得委屈、傷心、難過,被不合理對待時會覺得生氣…等。

  • 情緒表達:如何將內心的感受表達出來

通常是我們如何外顯情緒的方式:悶不吭聲、哭泣、抱怨、反擊等。

 

  比起情緒帶給我們的感受(生氣、難過、開心),最擔心的其實是「情緒表達方式」(大罵、哭、大笑)所造成的影響;只是有時這兩者的連結太密切難以區分,尤其在我們的文化中常常鼓勵「喜怒不形於色,要有圓融、圓滑的表現」,似乎不輕易展露情緒、可以控制好情緒,就是成熟穩定的表現,因此「情緒反應」(例如:被罵時感到很難過)常常被「情緒表達」(例如:很難過所以掉眼淚)帶衰,「情緒」變成一個不被容許的存在,甚至因為產生情緒而責怪自己「我怎麼可以為這種事生氣」、「我怎麼可以過不去」。

  事實上表達情緒不一定是件壞事,真正會變成我們所擔心的效應,往往是「情緒被表達出來與傳達的方式」(例如:因為內心很生氣就開口大罵,「大罵」的行為可能會造成他人的不舒服或害怕),如果表達情緒的方式沒有造成困擾,自然也無不妥;若表達的方式傷害或影響到他人,就會造成顧人怨的結果。

  因此回到先前提到調適情緒的第一步:讓情緒先只是情緒,方有後話。

 

情緒很討厭的錯覺二:反應=回應

反應?回應?不都是「表達」的一種嗎?可以簡單分類如下:

  • 反應:不經大腦的本能反應,所需時間少而能幫助我們快速調整與生存。
  • 回應:經過大腦思考後做出的行為,目的是為了滿足內心的需求

 

  反應雖然有其必要性,但不見得總會帶來最理想的結果;試想:若憤怒時直接把內心詛咒對方十八代的話飆罵出來,不但對於關係無益,也無法達到這個生氣的效果(「我會生氣是因為我希望被尊重」、「我不喜歡被這樣對待」),最終不但氣壞自己,還會落得一個「情緒化」的名聲;但這不代表「生氣」不應該、不重要與不必要,每種情緒的產生都代表一些訊息、一些內心需要被關注到的需求。

  而如何滿足這些需求所做出的「行為」便是「回應」:

1.辨識有這樣的感覺,代表「我希望」或「我需要」什麼:

我需要有個人的時間可以放鬆、我想要讓對方知道這樣做對我的影響、我希望別人可以尊重我。

2.我可以做什麼去滿足這樣的需求:為自己空出獨處時間空間、選擇表達的說辭、內容與方式讓別人明白。

 

讓情緒的表達有意義,不會造成別人的困擾

  可見有情緒不等於情緒化,把「不假思索」釀成大禍,變成「進退得宜」才是重點。若我們有機會先接住自己,自然也有更多時間思考如何回應,接下來進入本篇重點整理和下回預告:

  • 情緒反應≠情緒表達:有情緒沒有錯,差別在表達方式的不同會造成不同的效果。
  • 反應≠回應:情緒反應難以預測與控制,但我們永遠對「如何回應」有選擇。
  • 下回預告:為了可以好好表達與回應,之後將會分享:辨認不同情緒反應的訊息、指認自己的需要、釐清接下來「我該怎麼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