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照顧者的自我照顧--愛我自己才能更愛你

照顧者的自我照顧--愛我自己才能更愛你

龔頌美 諮商心理師

       淑惠屆齡退休的那年,長期患有糖尿病的婆婆併發慢性腎臟病,一週三次帶婆婆去醫院洗腎,每天驗血糖和量血壓,還要照顧飲食起居、做家事…,但淑惠沒有半句怨言「之前婆婆幫我照顧三個孩子,現在由我來照顧他是應該的」。

       對洗腎的糖尿病患者來說飲食方面須別注意,其中果汁是大忌,而久病厭世的婆婆常常偷買果汁喝,導致血糖、血壓飆高,突然心悸昏倒緊急送醫,讓淑惠不得不拜託店家不要賣果汁給婆婆,婆婆覺得很沒面子,非常生氣,認為淑惠在控制她。照顧上的不容易讓淑惠壓力很大,兩人常常發生口角摩擦,使得原本相互扶持的婆媳關係,變得緊張而糾結。

       照顧後期,婆婆的視力退化幾乎全盲,心情更差、脾氣更不好,需要淑惠時刻陪在身邊,導致嚴重的睡眠不足、內分泌和免疫系統大亂,陪婆婆洗腎和自己的就醫,讓淑惠幾乎天天去醫院報到。淑惠常常問自己「怎麼會把退休之後的生活活成這個樣子,但又不可能把婆婆丟下不管,可是自己實在撐不下去了……」。

       臺灣社會一直以來,當家庭中有家人需要被長期照顧時,經常是由另一個家人來擔負主要照顧工作。在許多長照家庭中我們常看到:「被照顧者完全依賴照顧者」、「照顧者對被照顧者獨力負起全部的責任」、「手足之間照顧權責分配不均,導致衝突和身心壓力」、「長期的事必躬親與處理事務缺乏彈性」…,在在都讓照顧者身心俱疲。而照顧者與被照顧者一起結束生命,更是時有所聞的悲劇。從這些因長照而發生的個人或家庭悲劇當中,我們看見長期照顧不應該是一個人或一個家庭的事情,而是需要運用整體社會資源和國家的力量一起去擔負的事。

       當家人罹患需要長期照顧的重大傷病時,我們全心、全時間關注的焦點都在家人身上,這樣的狀態維持了相當長的時間,直到身為主要照顧者的我們,身體有了病痛或心理出現疾患,才驚覺需要重新調整生活的優先秩序。但此時往往出現照顧者的放不下,或即使想放下但找不到幫手協助的困境。

       長期照顧是一條漫長而艱辛的荒漠,目前政府所推行的長照2.0政策正是在此荒漠中為照顧者提供可喘息的綠洲。照顧者可撥打1966申請長照服務,視被照顧者的情況和需求來使用「照顧及專業服務」、「交通接送服務」、「輔具及居家無障礙環境改善服務」、「喘息服務」四大項服務,並依照被照顧者的失能等級有不同的給付金額,如同健保一樣只需部分負擔,同時我們也可與民間機構如:台灣失智症協會、台灣癌症基金會、罕見疾病基金會、中華民國家庭照顧者關懷總會等單位聯絡,了解相關長期照顧資源,建立起支持網絡。

       長期照顧的對象是人,實際執行長照的也是人,照顧者和被照顧者都各自有身為人的需要。照顧者也需要被照顧,照顧者在感到難以負荷之前,請先申請喘息服務,讓居服員到宅進行服務。照顧者可以出去散步、喝杯咖啡、看場電影、騎車兜風,讓自己有一段獨處的時間和空間,讓長期緊繃的心可以透透氣。必要時也可以和心理師聊聊,試著將關注的焦點從被照顧者的身上轉回來照看自己,讓心理師在此荒漠與您伴行。


 
臺北市諮商心理師公會 關心您
http://www.twtcpa.org.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