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內外都要顧,誰來照顧我? 談三明治世代職業婦女的壓力調適

內外都要顧,誰來照顧我?
談三明治世代職業婦女的壓力調適

 
顏孝羽臨床心理師(Sharon Yen/Clinical Psychologist)
 
 
       下午5:10,逼近下班時刻,周圍單身同事已開始談論著晚上去哪裡吃好吃餐館,35歲的張女士腦海裡正浮現,等會兒得用最快的步伐去安親班接孩子,別讓他最後一個回家;接著,要趕緊去安親班對面的超市買菜,並思考著如何最有效率地運用時間,趕在晚上7:30老公踏進家門前,把晚飯做好。這是張女士的日常。白天上班完,晚上繼續上,而且是沒有薪水,無法打卡下班,也沒有休假福利的任務。
 
      「媽媽,今天晚上有好吃的大肉排嗎?」傍晚時刻,在安親班對面的超級市場裡,飢腸轆轆的不只是孩子,還有工作累了一天的媽媽。「你喜歡吃媽媽煎的牛排嗎?」看到孩子肯定的點點頭,張女士放下自己最喜歡吃的鮮魚,改買孩子愛吃的牛肉。
 
       根據行政院主計處2016 年底最新統計資料,臺灣女性結婚離職率29.9%;懷第一胎離職率25.0%;再回復工作職場間隔約 6年,這樣職業生涯中斷不僅會影響年資的累計,甚至不少女性為了家庭而放棄在職場上發揮夢想。而職業婦女的生活寫照就是白天工作、回家後忙家務、顧孩子,到晚上睡覺前都沒有停下來過,往往照顧別人的需求優先於自己。
 
       在台灣,約有五成的婦女自婚前至今一直有工作,職業婦女已衍然成為現代生活的常態。在醫院門診中,職業婦女最常見的病灶就是失眠與焦慮,年過40歲的婦女,很多還伴隨有憂鬱的問題。35-50歲的職業婦女是典型的「三明治」世代。上有父母,下有子女,左有工作,右有家庭,責任增多,但這年齡層的女性體力逐漸走下坡,因此常感覺難以兼顧多重角色,焦慮及憂鬱的心情因而產生。面對家庭事業都要顧的職業婦女,該如何自我調適?
  1. 不當萬事不求人的女超人:
       在傳統上被定義為女性應負擔的勞務,在現代分工縝密的社會中,是可以請人代勞的,例如每月固定請阿姨來打掃家裡,或請鐘點保母來看顧孩子,適時尋求支援是智者的表現。
 
  1. 把照顧自己當成一種投資
       要能好好掌握工作跟照顧家庭的前題是自己的身心需求得到足夠的照顧,如此一來才有飽滿的能量,讓工作有效率,讓生活有品質。所以職業婦女每天必須留點時間給自己,不管是做瑜珈,聽音樂,泡澡,閱讀或找朋友聊天。
 
  1. 事業與家庭都很重要,應學習追求平衡
       不管面對事業或是家庭,每一個領域的經營,都需要投入大量的時間成本與精力,如果設定過高的標準,當追求的目標無法達成時,容易產生相應而來的失落感,也容易產生憂鬱情緒,我們應該學習追求平衡以增進心理健康。
 
  1. 規律的作息,適度的運動,充足的睡眠,為生活品質加分
       即使工作再忙,也要避免加班熬夜,維持規律的作息,試著將工作和家務時間妥善安排,避免回家後無限制的延長時間工作。另外,適度的運動和充足的睡眠可以增加身心的抗壓性,良好的睡眠能讓身體自然修復,因此要平衡生活,為生活品質加分,規律的作息,適度的運動及充足的睡眠三要素缺一不可。
 
       最後,如果發現自己或他人已出現長期焦慮、失眠及憂鬱的症狀,並影響生活或是工作效率,請至各大醫院身心科門診或心理衛生中心尋求心理諮詢或專業的協助。畢竟家庭的裡頭外頭都要顧,但最要緊的,永遠是要先照顧好自己。


台北市臨床心理師公會 關心您
http://www.taipeipsy.org.tw/index.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