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著真是一件麻煩的事:是否只有死了才能不煩了?
誠心身心醫學診所 林于雅諮商心理師
了解自殺:透過自殺得到解脫的願望
想死的人,多數都以為透過死亡可以解脫痛苦。青少年還有大好的青春,人生追求夢想的賽道正要開始,痛苦從何而來?
成長必然經歷憂慮,例如:擔心考試結果影響之後的學習歷程,國、高中生擔心未來申請學校,國小以下的孩子則擔心自己是笨蛋學不來…等等,不斷擴大的想像與憂心,長大這件事讓許多不會化解憂愁的孩子覺得:這世上盡是麻煩事。想一死百了的自殺行為看似不負責任,但事實上是多數青少年想拋下痛苦逃走的路徑。
自殺的矛盾心理:不能活在沒有自信與自己是邊緣人的關係當中
遇到因為覺得麻煩而想放棄生命的青少年,內心深處怎麼了?
第一,「傷害自己,死一死的意念」是自我的拉扯的結果:
面對生活中的麻煩事,想認同自己不要向失敗靠邊,現實中成功與失敗常常一體兩面,需要足夠的勇敢與自信經驗才有穩定的自我認同感;自殺的意念會產生:要麼全有(贏得他人的認同)要麼全無(放棄死一死算了),沒機會給自己體驗其他的可能性。
第二,發現適應人際關係不容易:
網路社群流行讓分辨人我想法的不同,更顯複雜,例如:在學校中受挫情緒會繼續在網路空間流竄影響心情,周邊的大人習慣教心情苦悶的青少年「不要想太多」;然而網路的評論往往不見血的刺進他們內心,放棄挫敗的心情與如何回應的選項,青少年會選的是「我如果不回訊就是認輸了」而非「我會關掉螢幕不理會」。
現實人際關係中的痛楚在於:該積極攻擊還是選擇消極自處,這也恰與心理動力中生與死的攻擊衝突痛苦類似,回應生活中的空虛與痛苦,習慣以迴避方式因應,容易演變成「死一死容易一點」的結論。
自殺行為多半是複雜的因素交雜來的行為結果,需要多理解青少年內心的困難樣態。
遇到自傷/自殺傾向的青少年,怎麼辦?
青少年階段在人際關係有自己的賽道,陪伴他們度過人生挫折必須延續三部曲:
首部曲 同理自己的痛苦情緒
「學習把重心放在自己身上,同理自己的痛苦」,幫助有自傷或自殺意念的孩子,學習將負面情緒轉化、有彈性的因應,例如:許多喪志的青少年,往往能透過小說或動漫共情共感,因為心理投射的人物產生共鳴得到理解與陪伴;以漫畫《葬送的芙莉蓮》為例,劇情想整理人生的自我救贖,透過人物圖像表達故事中的情節,比起文字更能引發青少年的想像力,漫畫搬至大螢幕動畫,透過扮演與聲光,更能延伸產生心裡面的敘事,更容易激起青少年心中活躍的思考。
二部曲 參與少年寂寞哀歌,學習表達心情
青少年抱怨想死時,透露的是一直渴望沒被懂得的心願、因為失落不被了解。學者分析自殺者的遺書得出:「無法忍受的心痛(underable psychological pain)」及「人際關係的建立及維持上有困難」等因素,因為很困難表達出愛恨交織的心情,不直接表達而利用自殺來幻想可以獲得解決,因此青少年學習調節情緒方式以增加心理韌性很重要,如:平日培養運動習慣,能藉由身體的表現增加自信與自尊,藉由運動提升身體與心情耐受度,寂寞或有壓力時能穩定與平衡自己的生活步調;時下許多著迷跳舞的青少年,在他們身上能看到「持續練習」、「同儕互相鼓勵」、「表現被觀看」、「被讚賞」等正視情緒及獲得勇氣的關鍵字。
三部曲 青少年的陪伴關係要更具耐心
陪伴青少年的情緒風暴與不平衡的人際關係充滿挑戰,需要安全又能連結互動的關係;有些重複自殺的行為是時間累積而來的人際問題,必須鼓勵他們找人談談,建立求助的態度。自殺意念的青少年想法僵直,難以相信改變,因此陪伴關係中更需要感受穩定與耐力,把自殺幻想改寫成:將心中的混亂揮刀闢徑,相信自己的想法可以改變。
電影《腦筋急轉彎2》把情緒擬人化,身而為人都有情緒的深層理解,讓情緒轉化成人存活的印記,願意認識與理解自己情緒的價值,過程考驗著人對情緒的同理心與耐心;陪伴青少年的說法用「你一路走來都在學習與成長」更勝於「你一路都很會找麻煩」,或鼓勵性的跟青少年說「你不舒服的事情,可以說,我在聽」、「不論如何,我會願意陪你解決困難」,支持的關係能撐起孩子的無望感。
臺北市諮商心理師公會 關心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