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網路沉迷現象的心理成因與機制

網路沉迷現象的心理成因與機制

       網路成癮是一複雜的心理歷程,在研究結果的發現上多與諸如人際關係不佳、自治力弱、自我概念差等因素有關(陳淑惠,民87a;民87b;民88)。

       國內曾有研究(韓佩凌,民89)以台北市、台北縣、桃園縣六所公私立高中職的一至三年級學生,共342名為研究對象,採問卷調查法進行資料蒐集,以探討使用者特性、網路使用行為、心理特性對網路沉迷現象之影響。使用的研究工具包括:「中學生網際網路使用行為問卷」、「中文網路成癮量表」、「人際關係量表」、「自尊量表」、「貝克憂鬱量表」、「中學生生活壓力量表」等量表為研究工具,並對所收集的資料進行統計分析。

主要結果為:
1.在網路使用行為上,一些具社交功能且互動性高的活動如:E-mail的使用、聊天交友活動、情色網的使用則較容易造成網路沈迷傾向的不同。
2.「使用時間」、「生活壓力」、「憂鬱傾向」對網路沈迷有直接的影響力。當中學生面臨生活壓力時,為了逃避生活壓力的挫敗感容易造成網路沈迷。而因生活壓力的過大而產生情緒、認知、人際人格型態的失調,藉由網路的使用,最大的滿足來自於情緒的抒解。
3.中學生的網路沈迷現象和自我價值及人格型態無明顯的關聯性。

       從上述的研究結果發現,網路成癮被視為逃避現實生活壓力的一個管道。網路成癮者似乎企圖從線上這一新的人際溝通平台取得人際的歸屬感,另外成癮者的個人特質方面也出現負向的人格特質,這也意味著負向人格特質者有較差的人際關係處理技巧,使的須藉助網路匿名的特性,在線上尋求人際互動,令自己不至於孤立於社會網絡中。

       從心理分析的角度網路成癮者如同是在滿足本我的基本需求,而這些基本需求由於社會化的過程中被壓抑至個人的內心深處;以往在網路上未發達之前每個人均有自己的一套調節方式以因應本我與超我之間的衝突,現在更由於網路的快速發展為以往無法在現實生活尋求滿足的人另闢一個場域,不管是補償作用、或是替代、幻想、認同等防衛機制在網路的匿名性、開放性之下,都可以一一得到紓解。

       另一方面,網路也因為具有「自我肯定」、「匿名陪扮」、「社會學習」、及「逃避歸屬」的特性(蘇芬媛,1996),讓使用者在現實社會之外找到另一個安身立命之處;其中的「匿名陪扮」就如同是幻想作用的功能一樣,經由網路匿名的功能,在網路上重新創造一個在現實生活達不到,而卻是個人所欲達成的人格角色,逕而在虛擬的網路世界中游走,同也因為在遊走過程與網友的互動,進而尋求個人的「自我肯定」。

參考文獻:
陳淑惠(民87a)。上網會成癮,科學月刊,26(6), 477-481。
陳淑惠(民87b)。我國學生電腦網路沉迷現象之整合研究子計畫一:網路沉迷現象的心理病因之初探(1/2)。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
陳淑惠(民88)。我國學生電腦網路沉迷現象之整合研究—子計畫一:網路沉迷現象的心理病因之初探(2/2)。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