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精神疾病不可怕,請給他們機會

歐李芝容護理長
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
 
       政府在近幾年開始推動精神疾病去污名化活動,為精神康復之友發聲並期待協助他們展現健康有活力的一面,但社會上仍有多數的民眾,或許對精神疾病不太瞭解,仍存有諸多的誤解而對精障病友產生偏見,加上媒體對於精神疾病相關議題報導的關注未促成良性討論,往往只強調精神疾病的負面議題、形象,讓精神病患被不當扭曲、斷章取義的呈現為一種危險而暴力的形象,不僅增加社會大眾對精神病患的恐懼,也讓精神病患在現實生活中受到了歧視與排斥,甚至污名化精障病友,讓這群原本在人生道路中因疾病而有起伏、坎坷的病友們,重返社區之路更加艱辛。
       社會心理學有個名詞為「污名化」(Stigmatization),而「污名」(Stigma)又稱烙印,源自於古希臘,希臘人設計了一些身體的符號,將符號烙印在身體上以彰顯有符號者代表有污點,而被做了標記就如同被貼了標籤,即是污名化形成的過程。精神病患的污名是社會建構而來的社會現象,在污名的形成歷程中,精神病患會將大眾對其所產生的排斥、歧視、孤立及貶抑等負面的觀感內化成自我污名化,污名化剛開始是歧視,但漸漸也有可能演變成迫害,例如,見媒體報導隨機殺人就認為是精神病患所為,大眾逐漸認為精神病患就是一顆不定時炸彈,會對周遭的人出現攻擊行為,最後拒絕精神病患居住在家中附近;僱主拒絕聘用精障病友,勞動市場及社會參與也將精障病友排除在外,精障病友亦無力為自己發聲,被污名化的痛苦可想而知。
  精神疾病中思覺失調症是一種會造成大腦思考、家庭、職業及認知功能退化的慢性疾病,維持功能是重要的治療目標,要讓精神病患能持續執行原本會做的事,「生活功能之復健」即顯得特別重要。回想起小時候住在台北某個社區,巷弄間經常看到一位身形微胖、外觀髒亂、頭髮綁了多條不同顏色塑膠繩、一年四季幾乎穿同一套衣服的女子,她固定手提一個大袋子,裡面裝了能吃與不能吃的食物,到處遊走閒晃,常喃喃自語、傻笑外,還時不時的會咆哮幾句,看到小朋友會主動趨前想搭訕,但小朋友見狀則會因驚嚇而一哄而散,但街坊鄰居並未驅趕女子,似乎對女子還很熟悉,印象中鄰居們會喊:「阿翩,回家去!」、「阿翩,妳有吃飯嗎?」。多數的住戶還會找阿翩做些簡單的活動,例如過年過節時,找阿翩幫忙洗菜、打掃庭院,之後與她分享年菜。這位女子從未攻擊過任何人,她在巷弄間的日常維持多年,久遠殘存的記憶中,當時社區的鄰里街坊似乎懂得她的生活模樣及女子家人的難處。如今回想起來,這位女子可能是位精神病患,在早期舊社區鄰里互助照顧之下,對她來說社區或許就是個保護網,她似乎也維持了某種程度的功能。而如今社會變遷快速的更迭,居住型態亦跟著演變,幾年前受到媒體矚目的洲美社區住戶揚言要告臺北市政府,原因為部分住宅要規劃為社會住宅,很多居民擔心社會住宅會影響房價,更有居民還深怕精障病友進住社區、與之為鄰,排斥弱勢精障病友的居住權利而導致他們無法落腳。
  現今,精神疾病的藥物生理治療已突飛猛進,精神疾病為一種「腦部疾病」也已成為科學真理,但精神疾病的照護無法揚棄心理社會因素,精神病患在規律、持續的藥物治療之下,精神症狀在獲得控制、病情漸趨穩定之後,均鼓勵精神病患返回社區,繼續活化原本的功能。筆者從事臨床照護與精神病患接觸多年,精神病患並非什麼事情都不會做,在精神症狀獲得控制之後,有些病患還是家庭中的主要照顧者及陪伴者,精障者身為隱藏的照顧者應該更鮮為人知,所以精神病患並非永遠都是被照顧的角色,甚至還有精障照顧者需照顧家中其他的精神病患,也因為精障照顧者深知背負著照顧的使命而促使其認真的接受治療,這種生命歷程的厚度與其背後所遭遇的辛酸,又有多少人能夠感同身受及體會呢?
       世界先進國家於1960年代開始發展精神照護去機構化政策,其主要目的就是希望讓精神病患可以回歸社區,社區復健儼然為重要的趨勢,尤其當他們成功康復後,不僅是能過著正常的生活,更能參與社區事務及貢獻社會。每個人都是在人與人及社會間互相學習及成長,即使是身為精神病患也應享有生活在社區中的權利及被平等的對待。臺灣於2007年即開始推動聯合國所倡議的「身心障礙者權利公約」(The Convention on the Rights of Persons with Disabilities, 簡稱CRPD),其包含8大原則精神外(可詳閱衛生福利部社會及家庭署《身心障礙者權利公約》網站:https://crpd.sfaa.gov.tw/),公約第19條「自立生活與融合社區」,即是體認身心障礙者充分享有於社區中生活之平等權利、充分融合及參與社區,如同現今精神照護政策強調「去機構化」,發展精神病友社區多元支持服務,以支持精神病友於社區生活,避免孤立或隔離於社區之外,以達到真正的「融合」。期盼社會大眾能將CRPD的內涵化為實質的行動,學習接納精障病友與我們彼此不同的差異,並從中同理、包容病友們的困難,展現有情感支持的應對照護,給精障病友一個回歸社區、走向康復之路的機會-「精神疾病不可怕,請給他們機會」-這對精障病友將會有莫大的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