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思覺失調症患者也有春天
聯合醫院松德院區 社區精神科主任
邱智強醫師
 
       30歲的小強於念大學時發病,罹患思覺失調症(舊名精神分裂症),之前曾住精神科病房多次,常因自覺沒病、未規則吃藥而發病。三年多前因持續出現聽幻覺(覺得一直聽到有人在罵他),也覺得有人跟蹤他、要害他,而由家人帶住院。住院一個月後情形大為改善,出院後也開始去工作,但因為覺得吃藥較昏沉而自行減藥,約停藥一個月後又開始出現自言自語,懷疑社區的人對他不利,甚至想要去和鄰居理論,後來因為情緒太激動家人報警,帶至精神科急診。因為小強不規則吃藥,於是這次住院後就改用長效針劑,並由醫師及護士每個月去家中協助打針,個案在規則治療後症狀幾乎完全改善,且可規律工作,目前已經維持工作三年以上。

       這是松德院區精神病患者常見的劇情,其實思覺失調症是可以治療,並且讓病人在社區中生活甚至工作的,可惜因為病人、家屬或社會大眾的誤解或怕被貼標籤,而錯失治療的良機。就像近幾年媒體上不時出現精神病患犯罪的新聞,然而事實上精神病患的犯罪率並不比一般人高,常常都是微罪,且通常他們是受害者居多。然而,部分媒體常常卻以較聳動的標題及內容,誇大了病人在犯罪中的腳色,讓我們一直想倡導的為精神病患去汙名化的活動屢受打擊。其實只要好好治療,這些部分是可以減少或預防的。
       思覺失調症患者如同你、我一樣,只是他們得到的是精神科的疾病,我們得到的是內科或其他科的疾病。思覺失調症其實並不可怕,可怕的是大家觀念不正確或不接受治療,約3/4的思覺失調症個案經治療後都可穩定在社區中生活,甚至回復工作或學業;因此,病人、家人、朋友甚至鄰里間,如何有正確的觀念,能鼓勵甚至協助就醫就變得很重要,也避免悲劇一再發生。以下幾點關於思覺失調症的治療與處置重要的觀念給大家參考:
  1. 思覺失調症可以治療嗎?目前精神科藥物日新月異,思覺失調症的藥物發展目前都有較新的及多種藥物可使用,也有藥水及長效針劑的形式。固定接受藥物治療(特別是發病早期),是之後長期治療效果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對於不喜歡或不願意吃藥的病人,每兩週至三個月一針的長效針劑常是不錯的選擇,研究顯示可以有效的減低疾病再發。
  2. 病人不願至醫院就醫怎麼辦?是否可強制送醫? 由於思覺失調症患者發病時常會覺得自己經歷到的都是真的,也就是沒病識感(不覺得自己生病),自然不願意就醫、吃藥。若您家人、朋友或鄰居有需協助的個案,可向當地健康服務中心詢問如何處理,也可打電話至松德院區社區精神科詢問,社區的公衛護士或我們會協助您尋求合適的管道處理。若患者有傷人自傷危險性時,必要時可請警消人員協助送醫,或由醫師協助評估是否可護送就醫。
  3. 何謂居家治療?有些患者不願至醫院看診但可接受醫師及護理師至家中診療及打針,醫院可和健保署申請至家中做居家治療。基本上包括思覺失調症、躁鬱症及失智症等皆符合精神科居家治療。就像小強的狀況,後來在接受規律居家治療及打針後,維持穩定工作三年多至今。目前臺北市有松德院區、三總北投分院及臺北榮總等醫院提供此項服務。
  4. 吃藥要吃多久呢? 思覺失調症雖然有許多較新的藥物可選擇,但若沒規則吃藥是很容易再發的。就像高血壓、糖尿病一樣,若不規則吃藥,則血壓、血糖又會飆高惡化,甚至導致更嚴重的問題,如心肌梗塞或中風等。所以病患若要減藥或停藥,請一定要和醫師討論。對思覺失調症患者來說,另一個很重要不能斷藥的原因是:若不規則吃藥而一再發作,每次發病對腦就是種傷害,因此會導致功能下降更嚴重。
  5. 吃藥有副作用怎麼辦?吃藥會不會上癮? 精神科的藥物剛開始服用時像大多數的藥物可能會有副作用,但這也是因人而異,大多的副作用都會隨時間而慢慢減低或消失;且由於藥物日新月異,總是可以找到副作用較低的藥,千萬不要因為一開始藥物的副作用就直接停藥,而應該提早回診和醫師討論調整較合適的用藥。我們也常被問到「吃精神科的藥會上癮,好可怕,應該盡快停藥。」其實這是錯誤的觀念,只有安眠藥才會有上癮的問題,其他用於思覺失調症的抗精神病藥物、情緒穩定劑、甚至抗憂鬱劑並無成癮的問題,但停藥或減藥都需在醫師指示下慢慢調整,否則容易突然間症狀惡化或有其他副作用產生,更得不償失。
 
       總之,思覺失調症是可治療的,相關的藥物也越來越多可選擇,甚至不同的藥物給予方式(如長效針劑)也有較佳的效果;若患者不願就醫目前居家治療模式是另一選擇,若患者連居家治療都抗拒,有需要請和當區的公共衛生護士聯絡,尋求最佳的求醫管道,這樣思覺失調症患者的春天就不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