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憂鬱症離你我並不遠

張家銘醫師
林口長庚醫院復健暨社區精神科主任
臺灣憂鬱症防治協會理事長
臺灣自殺防治學會理事
 
       世界衛生組織很早就估計,憂鬱症是21世紀三大疾病,並且在2020年的現在,憂鬱症已是造成全球人類疾病負擔第二名的疾病。
       
       但憂鬱症的治療在台灣仍有四個不足,包括:
  1. 就醫不足:臺灣社區調查顯示只有五分之一的憂鬱症患者尋求協助,而2018年健保年資料顯示,整體憂鬱症的治療約40萬人,表示還有很多憂鬱症患者仍不自覺、不承認或抗拒就醫。
  2. 診斷不足:憂鬱症診斷準則需要持續兩周以上,大部分時間裡,九個症狀有五個以上,包括五個心理症狀:憂鬱情緒、興趣缺乏、無價值感/罪惡感、無法專注與決定、自殺意念計畫或企圖,四個生理症狀:失眠、食欲體重改變、精神運動遲滯/激動、疲累。許多醫師可能只注意生理症狀而忽略情緒問題。
  3. 治療不足:輕微憂鬱症可以心理治療,但中、重度憂鬱症則應該用抗憂鬱劑治療。理想上許多憂鬱症患者應該合併藥物治療與心理治療,但是在目前全民健保的條件下,非藥物治療的給付偏低並不被鼓勵。
  4. 持續治療不足:理想上抗鬱劑治療建議需要三個月急性期治療改善症狀,加上持續期與維持期治療恢復功能、避免復發。但健保資料庫分析發現,三個月後只有17.4%的憂鬱症仍在治療,顯示提早中斷治療常見。
       對於疾病的汙名來自於無知、偏見與歧視。憂鬱是常見、輕微可恢復的情緒狀態,而憂鬱症是一種持續、嚴重需要治療的情緒疾病。由於許多對於憂鬱症的迷思偏見,讓許多憂鬱症不敢承認自己有憂鬱症或排斥接受治療,或是已接受治療的憂鬱症患者被迫中斷治療。
       憂鬱症就像糖尿病、高血壓一樣是一種疾病,不是懦弱的表現,也不需羞恥。對憂鬱症的人說「你就想開一點!」,跟對著坐輪椅的人說「你就站起來啊!」,其實是一樣的。
       其實,演藝圈的許多人為憂鬱症所擾,韓國許多明星因憂鬱症自殺。知名歌手瑪麗亞凱莉曾公開自己罹患雙極性情感疾患,她提到「疾病本身不可怕,可怕的是別人發現後看待自己異樣眼光所產生的巨大壓力」。藝人Lady Gaga得到金像獎時坦言自己早年創傷、長期憂鬱症的折磨,呼籲大眾重視心理健康。

       憂鬱症離你我並不遠,需要大家更多的認識與重視。我們應該要一起降低憂鬱症的污名障礙,鼓勵大家提早情緒管理以預防憂鬱症,若是有憂鬱症應該積極治療、完整治療以重拾快樂與積極人生。

相關資訊:
 
社團法人臺灣憂鬱症防治協會 http://www.depression.org.tw/
社團法人臺灣自殺防治學會 https://www.tsos.org.tw/p/tso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