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親愛的家人,親愛的我們#1 當父母,是最艱難的學習之路

當父母,是最艱難的學習之路

王思涵 臨床心理師

 

       一段關係,要能拿捏好遠近,拿捏好自己的位置,並非容易之事,即便可能是最熟悉的親子關係,也永遠都在面臨新的篇章,等著我們翻開。

 

「為什麼我的小孩都不告訴我他的心事」

「心理師我想知道我的小孩跟你說什麼」

「為什麼我的孩子不能聽我的話?」

 

       這些話,經常從帶著青少年來看診求助的父母口中出現,他們通常不是那種不關心孩子的父母,有時甚至是在生活中處處關心,很努力過日子的父母。這樣的父母,在小孩眼裡就像座雄偉的高山,是支持、是後盾,但也難以跨越,相形之下,有些對自我要求高的孩子,只能不斷的去經驗自己的不足。
       當孩子的表現不如家長的預期,如「孩子不聽話」、「為何不願跟我講」等,內心的焦慮及不安可能會讓父母習慣用更強的力道希望孩子照著大人的期待走,但源源不絕的關心、叮囑甚至質疑的語氣,反而失去原本的善意,令孩子更加受挫,而被忽略的情緒也導致孩子難以真實表達他們的想法。

 

「呵護之後放手,是父母最難,也最重要的功課」

       這句老生常談的話,卻也是相當難做到的事情,親子關係本就非三言兩語能說清,如果說得清楚,大概也稱不上是親情。


 「沒得到充份愛的孩子,終其一生都在尋求愛與被愛;得到太多愛的孩子,也容易在獨立與依賴的界線之間迷網徬徨」

       即便現在社會經濟水準比過去提升不少,但養育小孩這件事似乎沒有變得更加容易,許多家庭無論是單親或雙親、雙薪或是單薪,都不見得有時間慢下來,與孩子從相處中去看每個孩子需要什麼,甚至是更細緻地思考「每個階段,孩子究竟需要什麼」。

 

       「子欲養而親不待」這件事情說起來總是令人悲傷,然而反過來,當孩子需要陪伴的時候,父母們經常因為迫於生活的壓力,或者因為無法平衡家庭與個人更好的發展,而不得不做取捨,想給孩子更好的未來,卻忽略了一個又一個值得珍惜的現在。這個悲傷不是只出現在小孩心裡,往往父母親事後回頭看,也無法忽視心底那股揮之不去的失落。

 

       在臨床上,我看見更多時候並非父母不想陪伴孩子成長,而是自身難保,自己的情緒都無處可去,回到家發現孩子功課沒寫、巴著電視手機,家裡玩具一團亂,另一半又無動於衷,只會兩手一攤說自己沒辦法,更增添了火氣的來源,再怎麼愛這個家及孩子,都經不起這樣無盡循環、日積月累的損耗。

 

       不是所有人都能很快明白當父母究竟是怎麼一回事,也不是所有人都能與伴侶有良好的分工。一個家庭,如果有了一個問題不處理,就容易影響整體並衍生出另一個新的問題,例如長年忽略的伴侶議題,很可能轉個彎反映在小孩身上,無法改變另一半的缺點便將注意力多數投射在孩子並且放大檢視,使得孩子喘不過氣。

 

       當我們是孩子的時候,我們要經常停下來想想,家庭帶給了我們什麼,哪些過不去,放不下,哪些能學習慢慢跨過去,或者慢慢交還回去。

       當我們成為父母的時候,經常關注自己是不是太輕率的以愛之名,干擾了孩子走向成為他自己的道路。

 

       我們永遠是最關心孩子的人,但請預留一些讓孩子練習成長的空間,愛可以一輩子,就讓親情也可以隨著各自生命歷程的周折流轉,成為各種更適合彼此的形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