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請讓我進入你的世界#3 孩子正受到無聲的傷害
佩芬上了國中後突然失去了過往的開朗活潑,下課總一個人躲進房間,也不再與家人分享學校生活。媽媽本來以為只是青春期的小彆扭、沒有多加在意,直到最近佩芬常藉故身體不適不去學校,但去看了醫生又沒生病,問她是不是學校發生什麼事也避而不談,無計可施下,媽媽只好帶著佩芬來找心理師談談。 佩芬在治療室中仍是沉默著,於是我也靜靜地陪伴她、等她準備好。終於她緩慢地開口了: 「我覺得我是個很討人厭的人…」 原來,上了國中後佩芬在班上被孤立,這也就是她不想上學的主因。 「有時候,我寧願他們欺負我,也不要把我當成一個透明人。」當佩芬說出這句話時,我十分心疼,一定是無法承受的孤獨感才會迸發這樣的念頭,尤其是國中正重視同儕關係的時期,相信每次去學校對她來說都是非常難受的經驗。 其實佩芬遇到的問題並不罕見,孤立不像霸凌如此危急,因此也比較難被發現,或者不小心忽視了它的嚴重性,但「孤立」確實正在慢性的傷害孩子的自尊與情緒,所以作為老師及家長真的需要好好重視這一塊。 我們會發現,擁有某些特質的孩子確實容易遇到被孤立的問題,例如: 1.在人際社交中較為被動、消極,或是缺乏社交技巧者。 2.個性較內向敏感或情緒控制不佳的孩子。 3.體格較矮小、發展較遲緩或有肢體障礙者。 4.成績優異,被同學歸類為「老師喜歡的乖寶寶」者。 而家長可以做的是:孩子正受到無聲的傷害
「怎麼說?」
「班上沒有一個人想跟我玩,沒有一個人想跟我同組,我也不知道為什麼,可能我就是個很討厭的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