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孩子請讓我進入你的世界#2 你的兒時夢想,誰替你完成?

你的兒時夢想,誰替你完成?

余佳容 諮商心理師

 

       第一次見到曉華就感受到這孩子與眾不同,一般青少年前來諮商都是應父母及老師要求,而曉華卻是自己要求要來的,因為在高三準備考大學的這個階段他連日失眠、沒有食慾,感到非常痛苦!

 

       曉華表示自己有個『必須得考上醫學院』的執著,但不知道從何開始有這個目標、也不知道自己喜不喜歡醫學。要他說出其他志願,卻也答不出自己的興趣專長。這種「沒有方向的感覺」從小就有,而高三緊繃的日子更加深了這種「無意義感」。

       談話後發現曉華父親當年差一分飲恨未上第一志願『醫學系』,於是父親會有意無意告訴曉華『若你考上醫學系爸爸會以你為榮』、『要你讀醫是為你好,當醫生經濟有保障』等等。

「什麼是對我好?連我都不知道這是不是我要的未來,他們就肯定讀醫是對我好?」

「我只知道真的好累、不想努力了…但又不想爸媽失望,他們投注這麼多心血在我身上…」

 

原來,『曉華正在替父親完成兒時的夢想』。

 

       其實這樣的事情並不少見,尤其在華人社會中,孩子從小就被父母的期望追著跑,還來不及搞懂自己想要什麼,就被各種「應該」、「對你好的事」綁死,大人不會告訴他們原因,甚至有時大人也沒釐清自己為什麼希望孩子走這條路。

 

----------------------------------------------------

 

       父母難為,要擔負教養責任又不能過度限制,到底怎麼做才算對孩子好,或許可以試著檢視以下幾點。

 

1.自己的夢想自己完成(或接受無法實現夢想的事實)

       父母常會期待孩子考上某個學校、擁有某種才藝,或從事某類行業,這些「期望」可能都是父母當年未完成的目標或夢想,對這些未竟事宜的遺憾及美好想像,讓父母深信為了孩子好,就該鼓勵(鞭策)孩子往這個方向邁進。這些出發點都是好的,但若和孩子的想法相牴觸,就可能帶來壓力。

       那些這輩子再也無法實現的夢想你打從心底真正接受了嗎?其實夢想在各個人生階段都會改變,也許年輕時的夢想已經轉變成其他形式實踐了卻不自知;試著望向已實現的那些、適時放下那些未完成的。

       『孩子的使命,並不是完成你未實現的夢想』。引導孩子走自己的路,讓孩子獨立思考出自己的夢想與未來,這樣他們實踐起來才會充滿動力喔!

 

2.尊重孩子的獨特性:

       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他也許在一些地方不如人,但總有些地方是他擅長的。如果只是一昧要求孩子在課業上保持優異,而忽略他其他很棒的地方,就會讓孩子漸漸地放棄自己的獨特性、把興趣深埋心中,最後變成不知道自己喜歡什麼。

    當我們在做自己真心喜歡的事,才會把它做得有聲有色。所以尊重孩子的獨特性吧!他總會走出自己的路。

 

3.放手讓孩子去嘗試錯誤:

       父母在長成大人前也磕磕碰碰了無數回,所以當孩子要走我們的舊路時我們總會大聲斥責,希望他少走一些彎路。但我們都忘記了,有許多成功都是在錯誤中嘗試出來的,如果沒試過,怎麼知道不可行?如果孩子沒有試過,他怎麼會知道自己喜不喜歡、擅不擅長?只要不是作惡的事,就放手讓孩子去闖吧!也許他會闖出我們從沒想過的路、也許我們行不通的事情他可以。相信你的孩子!錯誤會讓他們成長。

 

4.生涯中最重要的是探索:

       當孩子主動探索自己的生涯,就會引發他的「內在動機」,因為他是發自內心的想朝這方向邁進,在邁進的過程中就會產生滿足和喜悅,一旦目標達成,孩子的自我價值感也可以獲得提升,這些都是家長事先為孩子規劃好未來無法得到的效果。所以生涯當中最重要的步驟不是實踐、也不是達成,而是探索。在探索的路上,孩子會一步步形成獨一無二、充滿活力的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