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思覺失調症的污名化與社會理解
- 精神疾病也可以復健!?
- 思覺失調症患者傷人殺人事件帶來的反思
- 從電影「美麗境界」,談校園中的思覺失調汙名
- 去除精神疾病污名化,媒體、藝文、名人貢獻大
- 正確認識精神疾病,還給病患就醫、生活與工作的空間
- 因恐懼與不理解而污名的精神疾病
- 我的復元之路
- 憂鬱症離你我並不遠
- 精神疾病不可怕,請給他們機會
- 精神病人的職業重建與社區融合案例分享
- 怪怪的人
- 憤怒與寬恕——誰是真正的被害者?
- 抗精神病藥物的善與惡——治療 vs. 副作用的天秤兩端
- 正確認識精神疾病─被誤解的疾病
- 妄想型精神病的適應及處置技巧
- 思覺失調症患者也有春天
- 家有精神疾病患者
- 從急性病房到社區復健:思覺失調症的康復之路
思覺失調症的污名化與社會理解
吳佳慶
臺北市立萬芳醫院精神科主治醫師
臺北醫學大學醫學系助理教授
在臺灣,一連串引人注目的社會案件常常讓思覺失調症成為公眾討論的焦點。媒體報導往往將犯罪與精神疾病聯繫起來,這種方式無疑加深了公眾對思覺失調症患者的誤解與恐懼。實際上,這種恐懼與誤解遠非事實。根據美國精神醫學會的報告,絕大多數思覺失調症患者並不具有暴力傾向,他們更多是處於害怕和退縮的狀態。
打破刻板印象:思覺失調症的真實面貌
思覺失調症不應僅被視為一種疾病,而是一種複雜的經歷,涉及到患者的情感、認知和社交功能;但並不意味著患者失去了所有正常生活的能力。實際上,在適當的治療和社會支持下,許多患者能過上穩定和充實的生活。我們社會需要更全面地理解思覺失調症,而不是僅僅停留在表面的標籤和偏見上。
標籤背後的污名化
思覺失調症的污名化問題普遍存在。思覺失調症正名運動在臺灣已推行多年,逐漸摒棄過去負面、歧視性的名稱,而正名為思覺失調症。惟,對思覺失調症的污名化是根深蒂固的,歧視不僅存在於街坊鄰居的流言蜚語中,即使居高位者亦在其言談中,以「精神分裂」稱呼、描述他人的思想、行為,都一再展露出對思覺失調症的不理解與標籤。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報告,污名化不僅對患者的生活質量產生負面影響,還會妨礙他們尋求和接受治療。在許多國家,由於對精神疾病的誤解和污名,患者常常遭受社會的排斥和歧視。污名化使得思覺失調症患者不僅要面對疾病本身的挑戰,還要承受社會的誤解和偏見。這種雙重的痛苦常常導致他們的自尊心受損,進而產生孤立感和絕望感。在臺灣,這種社會的污名化同樣存在,患者常常感到無助,因為他們不僅要與疾病抗爭,還要面對社會的不理解和排斥。
走進患者的世界:理解與共感
為了真正理解思覺失調症患者的經歷,需要走進他們的世界,聆聽他們的聲音,感受他們的感受。這不僅涉及醫學知識學習,更是情感共鳴和理解的過程。國內外的研究和報導常常揭示了患者內心的掙扎和他們對世界的獨特感知。從患者視角出發,我們就能更加深入地理解他們的需求和挑戰。透過這種理解和共感,我們可以逐漸打破對這種疾病的污名化。與思覺失調症患者直接交流是理解他們的最佳途徑,可以透過參與病友支持團體、閱讀患者撰寫的文章或書籍、甚至是通過影片紀事和訪談來了解他們的珍貴經歷。要真正達到共感,需要放下偏見,嘗試從患者的角度看待世界,因為感受和經歷是多元和複雜的,他們的感知和情感反應可能與一般人有所不同。透過理解這些差異,可以更全面地理解思覺失調症,並與患者建立更深的關係;只有了解,才有接納。
正面看待思覺失調症
根據美國國家精神疾病聯盟的報告,許多患者面臨著與疾病相關的誤解和恐懼,這些不僅來自社會,有時甚至來自他們的親朋好友。正面看待思覺失調症,是改善污名化的關鍵。首先,透過自己學習和教育他人關於思覺失調症的真實情況,包括疾病症狀、治療等,都有助於破除社會上的誤解和偏見。其次,保持開放的態度並用適當的語言與患者溝通,這意味著避免單純用疾病來定義他們,並謹慎選擇用詞,避免使用帶有污名化的負面詞彙。這不僅展現對「人」尊重的本質,也會將注意力集中於「人」而不僅僅是疾病;提醒我們患者是獨立的個體,他們的身份、價值、感受遠比疾病重要。我們應該平等對待思覺失調症患者,就像對待任何其他疾病患者一樣,無需特殊的負面標籤。同時,媒體在塑造公眾對於思覺失調症的印象,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媒體應承擔起負責,客觀、公正地報導相關新聞,選擇正面的故事和圖像,來分享、展示患者積極和充滿希望的一面,避免使用帶有偏見和污名化的語言,從而改變公眾對思覺失調症的觀感。再者,可以透過教育,特別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養成,來減少對於思覺失調症的刻板印象,同時形塑友善、接納的態度。最後,為思覺失調症患者及其家屬提供支持,了解他們的實際需求,並提供必要的協助和資源,例如就業機會、社交活動和社區參與的機會,創建一個更加理解和支持患者的社會環境。當我們能夠真正地走進患者的世界,我們即開始為建立一個更加包容、和諧與共融的社會邁出了重要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