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從急性病房到社區復健:思覺失調症的康復之路                             

吳宜靜 職能治療師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職能治療科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福中職能工作坊

大學畢業後即投入精神科醫院工作,十餘年來見證了許多慢性精神疾病患者從急性發作到努力重返社會的過程。社會大眾對精神疾病的認知往往源自新聞報導,容易產生誤解和恐懼。我希望通過分享工作經驗,讓大家了解精神疾病患者康復的另一面。


急性病房:重建的起點

初次進入急性病房時,我不知如何與患者相處。有些人因幻聽而自言自語、四處遊走,有些則動機低落,呆坐一角。在藥物協助下,症狀穩定的患者能參與各種活動,如運動、烹飪、手工藝等。職能治療師透過這些活動幫助患者轉移注ㄑ意力、重建與現實生活的連結,並恢復基本生活技能。這階段,適當的藥物治療和日常活動介入至關重要。


慢性病房:穩定恢復的過程

當急性症狀得到控制後,患者可能出院回歸社區或轉入慢性病房進一步復健。慢性病房增加了簡單的工作技能訓練,為患者制定生活目標,為未來回歸職場或社區生活做準備。許多患者通過工作訓練逐漸提升整體功能,最終成功就業。我印象最深的是一位原本擁有高薪和特殊專長的患者,雖然無法回到原職場,但她願意接受轉變並積極面對未來。經過一段時間的工作訓練,她最終順利就業,這過程對她而言極具挑戰性。


社區復健中心:回歸社會的橋樑

在社區復健中心(即日間型精神復健機構)的精神康復之友擁有更高的自主性與獨立性。復健活動不僅限於中心內,還結合多元社區資源,協助他們朝各自目標邁進。我們一方面幫助精神康復者積極參與社區,另一方面也讓社會大眾有更多機會了解他們。以我工作的福中坊為例,每年舉辦「福中社區劇場」,康復者將自己的生命故事搬上舞台,融入精神健康知ㄑ識,讓觀眾以不同方式了解他們,同時也讓康復者為自己發聲。


挑戰與誤解:社會污名化的影響

精神康復之友在回歸社會的過程中仍面臨諸多挑戰,最大的障礙是社會的污名化和歧視。在協助康復者求職時,我們常遇到雇主因不了解而拒絕錄用。這不僅影響了他們重返社會的機會,更嚴重打擊自信心和康復積極性。另一個常見誤解是認為所有精神疾病患者都具有暴力傾向。事實上,經過適當治療,其暴力傾向並不比一般人群高。

污名化不僅影響康復者的社會融入,還會阻礙他們尋求幫助。我曾遇到患者因害怕被貼上「精神病」標籤而拒絕就醫,導致病情加重。這種惡性循環不僅傷害患者,也增加社會負擔。


正確認識與支持:共建包容社會

精神疾病如同糖尿病或高血壓,是需要長期治療和管理的慢性病,家庭和社區的理解與支持至關重要,家人的接納和鼓勵更是患者康復的最大動力,我建議家屬可以:

1.學習疾病相關知識,了解患者需求。

2.保持耐心和同理心,不對患者抱有過高期望。

3.鼓勵患者堅持治療,按時服藥。

4.協助患者建立規律的生活作息。

5.支持患者參與社交活動,避免孤立。


只要給予適當的治療和社會支持,大多數精神疾病患者都能過上有尊嚴、有意義的生活。精神健康問題不應成為一個人被社會排斥的理由。相反,我們應該建立一個更加包容、理解的社會環境。每個人都可能在生命某個階段遭遇精神健康問題,讓我們攜手努力,消除對精神疾病的誤解和偏見,創造一個人人都能獲得理解和接納的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