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不被壓力擊垮#1 如果新冠肺炎確診的是你

如果新冠肺炎確診的是你

黃予岑 諮商心理師
 
當快篩出現雙線時
  小傑拿著手中的快篩試劑,手微微顫抖地將試管中的採檢液滴入測試片中,看著緩緩上升的視框中出現了兩條線,心裡暗罵:「可惡,中了!」這個中了可不是老婆懷孕,而是中了新冠病毒。轉頭看向辦公室中還在認真辦公的同事們,小傑的腦袋突然感到一片空白。
 
  不知道該不該告訴同事們,腦袋幻想著同事可能會跳起來到處逃竄的畫面,心中也盤算著還是就默默收拾公事包回家就好,但良心又過意不去,總覺得不說不行,腦袋裡天使和惡魔交戰著。
 
  幾番掙扎只得緩緩轉向隔壁同事,脫口說出:「欸,你看,我快篩陽性,中了!怎麼辦?」看著隔壁同事瞪大眼睛,迅速彈離自己身邊,保持安全距離,忘記兩人其實都戴還著口罩,中間也有楚河漢界的透明隔板隔著。
 
  小傑只能對著同事無奈苦笑,接著打電話給家人告知這件事,也向主管請了假,再跟辦公室其他同事宣布,同事們紛紛緊張了起來,擔心自己會不會也成了密集接觸者或是被傳染。此時此刻,辦公室雖然沒有自己想像中到處逃竄的畫面,但倒也全面動員了起來,有的人趕緊跑去買快篩、有的人則加緊消毒。小傑內心不禁升起愧疚和罪惡感的情緒,感覺自己成了辦公室裡的傳播鏈罪人,同時也想著如果真的有人被自己傳染而確診,那該怎麼辦?
 
擔心染疫的壓力反而影響健康
  這樣的場景近期在Omicron大傳播的狀況下並不令人陌生,2020年以來新冠疫情的蔓延,長期對健康造成威脅感,除了經濟受到影響,疫情新聞的播放,無論自己或身邊的人是否確診,我們都面臨了極大的壓力。
 
  病毒讓原本平安的生活起變化,面對這樣的壓力感,不僅確診後隔離要暫停工作,生存變得更有壓力,即使未被傳染,擔心確診的焦慮和憂慮收入的降低,都讓人感到失控、沒有安全感,就算理解無常是日常的一部分,但要與壓力共存,仍然不是件容易的事,疫情造成的身心壓力如何平衡是種鍛鍊,有如訓練肌肉一樣,除了外在的口罩防護,勤洗手噴酒精以外,我們也需要關照內在,畢竟生理會影響心理,心理又會回過頭來影響生理,當壓力不斷上升,反而可能影響免疫系統及健康。
 
接受是擺脫煎熬的方法
  面對疫情帶來的壓力,我們要怎麼安定自己呢?提供以下減壓小秘方給大家參考:
 
  1. 尋求正確資訊管道和方法:太多的謠言、治療秘方散佈,這些未經求證的小道消息會讓人更加焦慮,好像掉入雲霧中摸不著方向般不知所措。透過官方提供的資訊與管道尋求協助,收到任何消息也可以先求證,以免分享後的資訊錯誤,反而成為壓力和焦慮的來源。
 
  1. 情溫度計的自我評估:能夠覺察情緒是降低壓力的第一步,問問自己現在心情感覺如何,若不確定相關的指標,也可以下載憂鬱檢測APP,或透過「台灣人憂鬱症量表」進一步了解自己的情緒狀態。
 
  1. 向外尋求支持及資源:無論是否在疫情期間,持續關注自己每日的心情狀態促進自我了解以外,同時可以在心情低落時向外尋求支持,例如:撥打1995、1980或1925等專線,與親友或專業人員聯繫、談話。
 
  1. 思考因應策略:事先預想最糟的狀況為何?可以怎麼解決?有點類似地震或火災的逃生預演,模擬演練有助於幫自己做好心理準備、降低確診當下的驚慌失措和避免來不及準備的壓力的狀況。若隔離倒也可以思考隔離期間可以如何安排好好休息,或者追劇、閱讀、做手工藝等,安排平時想做卻沒有機會在家做的活動清單,陪伴自己度過隔離期間的時間。
 
  當然,確診並非大家所希望,在盡力做好防疫的情況下仍染疫實非自己所能控制,這時候面對現狀就是「盡力防範仍染疫了」,除了告知身邊親友也快篩並做好防護,接受已確診的現況,才能真正把重心放在照顧自己的身體,與病毒對抗。此外,不要過度責備自我或他人也很重要,不去評斷自己或他人的染疫,好好的照顧現在的自己,才是對抗病毒邁向康復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