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錢本來就是高敏感議題,人在退休後和錢有關的問題更加棘手,有的人變得斤斤計較、生怕吃虧,有的人變得貪心、想要更多,當然也有人變得過分大方,家裡上演著因金錢帶來的不同戲碼。
【家家有本難念的經】 張先生退休後有一些朋友上門找他投資,個個號稱保證投資效益,都是「穩賺不賠」的生意,他被慫恿到有些心動,想要把退休金定存解約拿來投資,但是太太認為應該要保守一點,兩人為此鬧得很不愉快。
王先生則是到處擺闊,和朋友在外喝幾杯之後,每每搶著買單,朋友們也都樂於在他身旁喊著大哥長、大哥短,女兒憂心老爸很快把老本揮霍殆盡。
另一個完全反向的是李先生,本來就節儉的他,退休之後需要花錢的活動一律婉拒,在家裡只要有人洗澡的時間長一點,李先生毫不客氣的大罵奢侈,天氣冷媳婦要幫小孫子開電暖爐還要偷偷來,怕被他突襲檢查而發飆。
【金錢問題映照人心的需求】 從上面的三位案例中,反映出他們各自對金錢的需要。
張先生執意要投資,因為不想要退休之後被當個沒有用的人,子女總是喊忙,自己好像在哪裡都不被當一回事。他想要找個機會證明自己還是有價值,還是有能力,爭的是尊嚴。
王先生付錢當大哥,可以滿足過去在職時的風光,安慰自己守著一點錢幹嘛,誰料還能活到幾歲呢?沒能說出口的是對死亡的焦慮,還有想要的是歸屬感、認同感。
李先生從節儉到吝嗇,源於對沒錢就不會有人理會的不安,為了避免將來孤苦無依無人照料自己,只能拼命積屯以免變成被遺棄的老人,驅動這些行為的是恐懼感。
【匱乏的補償】 孔子提到「君子三戒」之中對於老人的警語是「及其老也,血氣既衰,戒之在得」,「得」說的就是貪念。每個人貪的東西不一樣,形於外的是物質,但潛意識驅動人想要補償自己匱乏的感受,例如前面列舉的尊嚴、價值感、歸屬感、認同感等。因此,滿足基本需求以外的金錢困擾,多半不是經濟問題而是心理層次的議題,但既然不是實際真金白銀的數字問題,用鈔票也就無法解決。
要讓退休生活平靜,需要做的是從滿足匱乏的感受開始,例如:要得到價值感,不一定要從金錢追逐,年輕時我們已經花了太多的精力去追求,退休後可以尋找新的自我價值,試著找一件喜愛的事情去做,例如去參與志工服務或社團活動,會發現從中得到的成就感與自我肯定的感覺並非金錢可以取代,擁有健康的人際關係有時也是幸福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