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成癮的世界#5 『社群媒體的魅力』為什麼都沒有人看?

成癮的世界#5
 『社群媒體的魅力』為什麼都沒有人看?

四季心心理諮商所
 蘇琮祺 諮商心理師/所長

 

  阿美一直是個品學兼優的孩子,細心體貼的個性更讓她深受師長的喜愛。但大人們所不知道的是,阿美在班上是個被排擠的孩子,每次靠近班上聊天的小團體,大家就會突然變得安靜,這讓她心裡常常在想:「為什麼大家都不跟我講話呢?為什麼大家都不喜歡我?」

  在某次和同學互動的機會下,阿美發現自己被同學歸類為連IG帳號都沒有的「書呆子」。這讓她決定申請IG帳號,並追蹤班上同學的帳號,沒想到這個動作,讓她跟班上同學有了聊天的話題,也開始感覺到自己是被接納的。

  阿美開始留意起自己的粉絲人數,也對張貼照片有多少人按愛心感到在意。因為,這些都是她跟同學聊天的話題來源,數字太低會讓自己沒面子,而突然增加的數字,也會讓自己感覺到飄飄然的興奮感。

於是不斷地重複刷新頁面,成為每次登入帳號之後的唯一動作,當數字沒有變動時,阿美還會在心裡升起「為什麼都沒有人看」的想法。

  為了讓自己的粉絲人數增加,阿美開始模仿起網紅的拍照風格。換濾鏡、學化妝、穿性感衣服或是搞怪,只要能讓人按愛心跟追蹤的方法,阿美都會試著做做看。也因為實在太在意有多少人在看自己的帳號,阿美花在社群媒體的時間越來越多,甚至影響到生活作息,成績也開始退步。

  阿美沈迷於社群媒體的狀況,開始讓父母和師長感到擔心,但大人們的提醒跟叨念,並沒有讓她調整使用的方式跟時間,反而引起彼此間更大的摩擦跟衝突。

  「你們不懂啦!成績好有什麼用!大家只會看你有多少粉絲,有多少愛心!你們連帳號都沒有,你們不會懂啦!」

  其實,阿美自己知道,她並不想花那麼多時間在社群媒體上,但她更害怕自己跟同學不一樣,社群媒體就像八爪章魚般地把自己給纏住,讓阿美既想掙脫它的束縛,卻又享受在網路上獲得的成就感與歸屬感。

-----------------------------------------------------------


    網路成癮有各種不同的型態,其中沈迷於社群媒體的人數與時間,遠超過你我的想像。根據調查,在台灣有八成兒童青少年擁有自己的手機,將近九成會使用社群媒體,平均申請了3.8個帳號,每天使用社群2小時,週末的使用時間更會長達3小時,而讓家長知道的則不到五成。

  青少年是發展自我認同與社會互動的重要階段,也因此與人際互動密切相關的社群媒體,自然成為青少年難以抗拒的網路使用方式之一。但《華爾街日報》的報導卻指出:「32%的青少女對於自己的身體外型感到不滿,而IG則會讓她們感覺更糟。」研究也發現,過度使用社群媒體容易引發憂鬱症狀,而那些常將自己拿來跟網路上的人做比較的人,更容易出現憂鬱。

  社群媒體上的讚、愛心或表情符號,提供了青少年獲得同儕認可的快速管道,但這種方式卻可能扭曲了青少年對現實世界的理解。你以為在網路上的真實友誼,很多時候就只是一些照片或文字的交流,當你落淚時,不會有人出現在你身旁。你把網友當成朋友,卻不曾真正見過面或交談,虛擬與真實的界線因此變得模糊卻又難以割捨。

  當孩子出現沈迷於社群媒體的情形時,建議家長先別急著限制孩子使用,先試著理解孩子在人際關係裡的困境,並陪著他一起釐清如何面對和因應真實生活中的困難,讓孩子可以學習如何從虛擬世界的箝制中,找到掙脫的技巧和方法。

 

{文中案例經大量改編,為不同事例之混合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