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成癮的世界#7「進食成癮的背後」每次吃完,我就感覺好丟臉!

「進食成癮的背後」每次吃完,我就感覺好丟臉!

四季心心理諮商所
蘇琮祺 諮商心理師/所長

 

  曉莉是位透過體育保送的大學生。但在升上大學之後,體重增加了將近三十公斤,並罹患憂鬱症,後來還跟男友分手。我實在很難想像,眼前這個體型肥胖,精神萎靡,甚至略顯老態的大學生,曾經是位體型纖瘦、身手靈活的體操選手。

  父親是著名的建築師,母親是溫柔體貼的家庭主婦,曉莉的家庭富裕而溫暖。外貌出眾的曉莉,從小就開始練習各種才藝,參與競賽頻頻得獎的她,一直都是學校的風雲人物。其中,體操是她最喜歡的一項活動,但體操對於體型與技術都有著極高的要求,這讓愛吃美食的她,花了好多力氣控制飲食與管理體重,甚至連爸媽都當起了糾察隊,幫忙監控曉莉的飲食跟體態。

  曉莉擦掉眼淚,慢慢地抬起頭來:「心理師,你覺得一次吃五碗泡麵,一天喝三杯奶茶,隨時隨地都在找食物吃,是正常的嗎?」

  剛搬進大學宿舍的曉莉,開始放下過去對於飲食的堅持,跟著同學啃雞排,喝珍奶,上吃到飽餐廳。本來就喜歡美食的曉莉,就像掉進砂糖罐的螞蟻一樣,從偶爾跟朋友一起吃,慢慢地變成自己買來吃,進展到現在的隨時都想吃。

  本來,曉莉還會用運動或下一餐少吃一點來安撫心裡的罪惡感。但隨著進食的份量跟頻率不斷增加,她甚至開始用催吐或吃瀉藥的方式,來避免體重的增加,但這一切似乎都沒有用。因為,每次進食結束後的自責跟羞愧,都讓曉莉更想透過進食來紓解心中的負向情緒。

  「每次吃完,我就感覺好丟臉!我連吃都控制不住,我還能幹嘛?我不敢去練習,我不敢去見教練!這真的太丟臉了,太丟臉了!」透過眼淚跟嘶吼,曉莉把這段時間以來的無力跟自責,都給釋放出來。

-------------------------------------------------------------

 

  進食是種複雜的行為,你必須考慮到生理、心理跟社會等因素的不同影響。你可能因為肚子餓而吃東西,也會因為情緒不好而進食,有時候朋友的邀約或商店的促銷,也會讓你吃下更多的食物。曉莉出現的過度進食行為,我們可以用兩個角度來分析評估,一個是罹患Bulimia Nervosa(暴食症)的可能,另一個則是Eating Addiction(暫譯:進食成癮)的傾向。

  嗜食症會出現過度進食的情形,並影響身心健康。患者會重複地出現嗜食行為,其中包含了不餓也吃、進食速度快、難以停止進食、不敢與他人一起進食,與吃完之後的負向情緒等症狀。但因為它的診斷標準中,也出現與成癮類似的失控傾向,因此也有專家認為,或許他們出現的就是一種成癮的症狀。

  而食物是否會讓人成癮,仍有許多討論跟爭議存在。但可以確定的是,跟毒品或菸酒等物質成癮不同,食物是人類生存所必須的,我們沒辦法完全不進食。因此,有些專家就提出所謂「eating addiction(暫譯:進食成癮)」的觀點,認為重點在於進食這個「行為」的成癮,而非對食物這個物質的成癮。明確的定義目前仍待學者專家的研究與討論,但以成癮觀點來看待過度進食的行為,或許可以協助到部分受到進食行為所困擾的民眾。

  雖然兩者有許多的重疊之處,但彼此間仍有些微的差異。暴食症會反覆地發作;食物或進食成癮則是持續而慢性地過度進食。暴食症較常出現對於食物或體型的認知扭曲;但進食成癮則受到較多生理因素影響。

當你因為過度進食而深受其苦時,建議你能尋求身心科醫師或心理師等專業人員的協助。過度進食是現代人常見的問題,雖然未必每個過度進食的人都會出現體重過重或肥胖問題,但長期的過度進食,卻會影響身體代謝與心理健康。或許,你現在吃的並不是肚子的飢餓感,而是內心的空虛感。

 

{文中案例經大量改編,為不同事例之混合內容}

 



參考文獻:

Gold, M. S., Frost-Pineda, K., & Jacobs, W. S. (2003). Overeating, binge eating, and eating disorders   as addictions. Psychiatric Annals, 33(2), 117–122.

Hebebrand, J., Albayrak, Ö., Adan, R., Antel, J., Dieguez, C., de Jong, J., Leng, G., Menzies, J., Mercer,   J. G., Murphy, M., van der Plasse, G., & Dickson, S. L. (2014). “Eating addiction”, rather than   “food addiction”, better captures addictive-like eating behavior. Neuroscience and   Biobehavioral Reviews, 47, 295–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