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學生必修的學分-校園生活調適#1_Session 1.「歡迎來到療心室:覺察你的壓力」

Session 1.「歡迎來到療心室:覺察你的壓力」
李炯德臨床心理師
 
  「先別說這個了,妳們有聽過『深夜療心室』嗎?」學姊一臉神秘的問小青。
  「這是心理系開的通識課嗎?」小青問。
  「喔喔喔,妳說心輔中心每學期開的深夜限定8週團體嗎?那個超難搶的耶,聽說能參加的都是祖上積德。」學長露出一副遺憾的神情說道。
  「沒錯,但是聽說參加過的人都超喜歡且超推,而且根據我們的校園傳說,有參加過『深夜療心室』的,後來發展都超好的,可是它每學期都只開一梯,然後一次只收8個人,所以比一些紅課還搶手。」然後學姐就像分享都市傳說般的結束這個話題。
 
  聽完學長姊的分享讓小青對『深夜療心室』這個團體留下深刻的印象,原本不抱任何期待,沒想到竟然被選上了!作為大一新鮮人的小青已經入學兩個月,雖然也剛開始比較適應大學生活,但小青仍覺得不太放鬆,「接下來一切都會不一樣吧…」在前往心輔中心路參加第一次『深夜療心室』的小青這樣暗暗對自己說。
 
  『讓我們先彼此自我介紹一下……。』團體一開始心理師便請大家自我介紹,除了團體的時間在晚上9點到10點這樣奇怪的時間外,跟她過去參加過的其他團體差不多,她實在看不出來這個團體的神奇之處在哪。
 
  『我們每週都會一起來討論一個主題,但要討論什麼交由大家來決定。』心理師說完就沒再說話,安靜的看著大家。不知道安靜了多久,終於有人打破沉默,「大家好,我是社會系大二的曹芃,我是今年才轉過來的轉學生,其實我有點水土不服,看著身邊的人都相當優秀,總會感到自慚形穢,有時也會想自己是不是不配來到這裡。」曹芃又頓了一下繼續說:「其實我也不知道這算不算是一個主題,就跟大家分享我的心情。」
 
  『有人有類似經驗的嗎?』心理師眼睛掃過一圈,把目光停留在小青身上時,她小心翼翼的舉起手,「我是中文系大一的小青,我也有類似的感覺,其實從進大學以來一直感到很有壓力,每天情緒起伏也很大,可是我看身邊的同學看起來都很快樂,很適應大學生活,就覺得我是不是抗壓性不夠,是社會所說的爛草莓。有時候甚至像是被情緒困住,覺得胸口好緊好難受,很擔心自己是不是生病了,但又不知道可以跟誰說,很怕把負能量散播出去。」一口氣講完這才大口喘氣的小青,突然有種如釋重負的感覺。
 
  聽完小青的分享,心理師微微點頭『看來我們漸漸形成主題了。大家剛進到學校時,有很多學業與生活上的變動,也帶來不小的壓力。我們似乎會解讀成適應力不佳、能力不好,甚至當情緒較強烈時,還會覺得自己有問題,大家都有類似的想法或經驗嗎?』小青看見幾乎所有人都舉起手來。
 
  『其實,任何生活習慣的變動,都會造成壓力,越大的生活變動則會造成越大的心理壓力。上大學是人生中經歷的巨大轉變,不論是離開家中、住宿舍、不同的人際互動與經營等,再加上學習的內容、方式都和過去大相逕庭,這些都會形成對過去習性的挑戰,再加上成績、課業、人際都是每個人很在意的事情,也就更容易造成巨大壓力。』
 
  「老師,所以不是我抗壓性不足嗎?但其他同學看起來都很好……」小青問。
 
  『很多同學都說過類似的話喔,但其實是我們都承受著若干壓力,只是每個人都以為別人撐的住,而忽略了抗壓能力是一個學習如何與自己相處的過程。所以只要你規劃為自己的情緒做些什麼,也就是不斷在練習幫自己增加抗壓能力。如果我們發現身邊的人都有類似的擔心,就可以給彼此支持,透過這樣互相訴說與支持的機會,也能增加我們的抗壓性。』
 
  「老師,那我們應該怎麼辦啊?」曹芃舉手問。
 
  『給大家六字真言:「覺察」、「面對」與「轉化」。覺察永遠會是我們的第一步,就是去理解自己的身心狀態,培養接納不評價的態度。然後去面對內在的情緒、想法,學習使用更適切的方式處理,讓結果不會形成新的壓力或問題。最後去探索內心的在意與需求,依循自己重要的價值觀去重新看待問題,轉化遇到的困境成為一種新的可能性。因此,不論遇到生活怎麼變動,遭遇什麼樣的壓力,都要先覺察自己怎麼了,看看情緒在提醒自己什麼,以及自己擁有什麼樣的調適情緒與壓力的工具箱。』
 
  小青回到宿舍,回想起今天第一次團體大家討論的內容,覺得心裡似乎有些結正在逐漸被打開,雖然還有不少淤積之處,但她開始期待下週的團體。
 
「作者介紹」
李炯德臨床心理師,現職為初色心理治療所 臨床心理師,FB臉書粉絲專頁 心理師的深夜學堂 共同創辦人,致力於心理健康推廣。曾任職於台大心輔中心,在校園中看到許多迷惘、困惑的心靈後,希望讓更多的學生族群、社會大眾知道,其實我們都一樣,你並不孤單,讓大家可以有一個在深夜時也能夠棲身與彼此陪伴的地方。